2021-4-10 | 醫學
前言
20世紀70年代,Garrison等首次在生活廢水中檢測到了藥物成分,引起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隨后,在污水處理廠、河流、湖泊、海洋、甚至飲用水中都檢測到了不同的藥物化合物[1],如抗生素、降壓藥、降脂藥、止痛劑、抗抑郁藥、β受體阻滯藥、抗癌藥等。在歐洲,進入到環境中的藥物活性成分已有4000余種[2]。這些藥物活性成分對水環境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已構成威脅[3]。
四膜蟲是一種單細胞原生動物,是毒理學與生態毒理學研究中的優良模式生物之一,并已廣泛應用于藥物、無機物、有機物的毒理學評價[4-6]。Bamadad等[7]在研究多環芳烴(PAHs)對四膜蟲的毒性損傷時,發現四膜蟲有類似于普遍存在于哺乳動物腫瘤細胞上、與腫瘤細胞耐藥性有關的MDR泵,免疫細胞化學研究結果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卡培他濱(CAP),即5'-脫氧-5-氟-N-[(戊氧基)羰基]胞啶,是一種對腫瘤細胞有選擇性活性的口服細胞毒性制劑,在體內可被代謝為5-氟尿嘧啶(5-FU),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卡培他濱的代謝物中,除了5-FU,其它物質在體外試驗中均不具有細胞毒性。CAP、5-FU及其它代謝物主要通過腎臟排出,其中2.9%是以CAP原形排出(圖1)。根據IMSHealth2007的統計,2006年,CAP在歐洲的使用量為28827kg。由于使用量大,加之易溶于水(LogKow為4.5,Roche2008),因此CAP及其代謝物對水生生態的影響不容忽視。目前對于環境中CAP殘留的生態毒性數據極為缺乏,最近有報道指出,CAP對羊角月牙藻有很強的毒性,72h-ErC50為2.0mg/L[8]。而研究CAP對其他模式生物如四膜蟲等影響的報道較為罕見。
本文以四膜蟲為模式生物,研究了CAP對嗜熱四膜蟲細胞的生長以及多藥耐藥性(MDR)的影響,嘗試探索CAP的生態毒性問題,為其科學管理提供依據。
1材料和方法
1.1試驗用四膜蟲和培養液
嗜熱四膜蟲(TetrahymenaThermophila,SB210)由中國科學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饋贈。培養液: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1g,葡萄糖2g,溶于1L蒸餾水中。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后分裝于10mL試管和250mL錐形瓶中,用高壓蒸汽滅菌鍋121℃滅菌20min,冷卻后于4℃保存。
1.2試劑與儀器
胰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均為Oxide公司產品,葡萄糖(AR,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羅丹明(RhodamineB,Sigma-Aldrich,購自于DAHU)。自動手提式滅菌鍋(YXQ-LS-18S,上海博訊),光照培養箱(SPX-250B-G,上海博訊),多功能酶標儀(ThermoVarioskanFlash),DSH-系列超凈工作臺程控儀(上海淀山湖凈化設備廠),高速離心機(3K30,Sigma)。
1.3四膜蟲的培養
接種于裝有5mL無菌培養液的試管中,置于恒溫培養箱中30℃培養48h,隨后移取試管中的培養液至250mL錐形瓶中,進行擴大培養,達到對數生長期時即可進行后續實驗。
1.4四膜蟲濃度與OD值的關系
移取對數生長期的四膜蟲細胞液200μL至1.5mL離心管中,加入200μL1%的甲醛進行固定。在顯微鏡下用原生動物計數框計數,每個樣品平行計數5次,最后取平均值,并計算出四膜蟲細胞濃度。移取已知濃度的四膜蟲細胞懸液,稀釋不同倍數。用96孔板讀數,并繪制四膜蟲濃度與OD值關系曲線。
1.5CAP對四膜蟲的毒性試驗
在裝有45mL無菌培養液的錐形瓶中,加入50μL不同濃度的CAP溶液,并接種5mL預培養至對數生長期的嗜熱四膜蟲培養液,使CAP終濃度為0.25、1、4、16μM,每個濃度設置3個平行,另設無CAP的對照。30℃培養。在不同培養時間取培養液于96孔板讀數,測定OD值,并根據四膜蟲濃度與OD值關系曲線,計算出相應的四膜蟲濃度。
1.6CAP對四膜蟲多藥耐藥性的影響試驗
移取10mL對數生長期的四膜蟲培養液于已滅菌的離心管中,分別加入10μL不同濃度的CAP溶液和10μL羅丹明B溶液(濃度為3mM),使CAP終濃度為2和16μM,以CAP濃度0μM為對照,每個濃度設置3個平行。在恒溫培養箱中30℃黑暗培養不同時間,離心收集細胞(1000g,6min),并用pH為7.4的冰PBS洗滌3次,棄上清液,凍融3次以破碎細胞,隨后加入1mLPBS,室溫下12000rpm離心6min,取上清液加入96孔板,每孔加100μL。用多功能酶標儀測定熒光強度,激發波長540nm,發射波長590nm。
2實驗結果與討論
2.1四膜蟲濃度與OD值關系曲線
四膜蟲濃度與OD值關系曲線見圖2,方程為y=0.0292x+0.051,R2=0.9891。2.2CAP對四膜蟲的生長抑制作用四膜蟲在培養24h后進入對數生長期,細胞濃度明顯增加,48h后進入穩定期。在36h內,不同測試濃度的CAP(0.25、1、4、16μM)對四膜蟲的生長幾乎無影響(見圖3);在48h,CAP濃度為16μM組與對照組相比四膜蟲濃度較低;但在隨后時間內,CAP濃度為16μM組的四膜蟲細胞濃度快速增加。總體而言,在實驗藥物濃度范圍及暴露時間內,未觀察到CAP對四膜蟲的生長有明顯抑制。說明CAP對四膜蟲細胞的毒性作用不大,這有可能是因為進入四膜蟲體內的CAP被四膜蟲的MDR泵排出體外。
2.3CAP對四膜蟲多藥耐藥性的影響
在一定體積的四膜蟲懸液中加入羅丹明B,黑暗中培養不同時間,測定四膜蟲體內羅丹明B的積累(見圖4)。隨著培養時間的增加,四膜蟲體內羅丹明B的熒光強度明顯增強。相同培養時間內,藥物濃度為2μM組的熒光強度略高于對照組和藥物濃度為16μM組。說明CAP對四膜蟲體內染料的排出機制有一定影響,但不顯著。CAP作為抗癌常用藥物,只有在體內被代謝為5-FU時才發揮相應作用,而CAP本身并不能抑制腫瘤細胞的MDR。通過CAP對羅丹明B在四膜蟲體內積累的試驗可以證實,CAP對四膜蟲的MDR的影響亦不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