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手術室護理論文
一、解析手術室護理工作涉及的法律問題
1.患者個人隱私保護問題
盡管隱私權保護問題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在醫院手術室情境下的隱私權保護問題還是在近些年伴隨著人們的權利意識增強而逐漸凸顯出來。所謂的"隱私權"是指患者不愿被他人知悉的包括疾病、身體隱秘部位的相關信息不被他人知曉、觀看和拍攝的權利。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由于切除腫瘤、實施麻醉等原因需要大面積暴露身體的私密部位,這就要求手術室的醫務人員必須尊重患者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患者身體個別部位的瑕疵和缺陷指手畫腳、大肆評論。對于個別患者違反倫理導致的病患(如對未婚女性實施人工流產等手術),醫務工作者不應該對其歧視或發表主觀評價。畢竟醫院只是治病救人的場所,不是道德審判的法庭。
2.保護性醫療制度涉及的法律問題
所謂“保護性醫療制度”主要是針對那些患有不治之癥的患者,在其診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應當認真履行保密義務,避免因其言語不當導致患者心理負擔加重進而影響疾病的治療。這個問題與醫務工作者應當認真履行的告知義務看似矛盾,其實不然。法律法規規定保護性醫療制度的初衷,主要是在于幫助患者減少因疾病治療的心理負擔引發的治療效果不佳,甚至是疾病惡化。
3.手術護理環節涉及的證據保全問題
有效解決醫患糾紛的關鍵就是認定醫務工作者在疾病診療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而準確認定過錯的關鍵就在于對醫務人員相關操作是否合法合規,相關記錄是否真實、全面、準確再現對患者的救治過程,病歷及病理標本的存留等是否符合醫學標準等。總之,在手術室護理的環節,目前的醫務人員在證據保全方面還遠遠不夠專業。
4.手術室麻醉藥品的管控問題
目前,手術中采用的很多麻醉藥品都屬于國家嚴格管控的會導致人中樞神經興奮的成癮性藥品。各大醫院都可以通過正規途徑大批量的購進此類麻醉藥物,而其他領域的人員若想想獲得此類藥物卻是沒有出路,甚至是比登天還難的。因此,一些不法販毒分子通過各種途徑將黑手伸向醫院手術室環節。如果手術室護理人員自律性不強,對麻醉藥品管控不嚴,一旦流失的藥物進入黑市或其他非法領域,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二、針對護理工作法律問題的對策性研究
立法者應當深入思考目前醫院手術室護理環節存在的法律問題的產生根源,仔細探尋問題解決的長效機制。本人認為,應當推行下列策略性建議,以杜絕當前的法律隱患:第一,醫療行業應當整體上強化醫務工作者法制觀念,增強其自我保護意識,降低醫療糾紛發生幾率。第二,在醫務人員當中樹立平等的權利義務觀念,尊重人權。第三,嚴格劃分職責權限,明確診療行為的具體操作規程,建立嚴格的責任劃分簽字制度、手術備品核查制度等。第四,提高醫務人員的證據保全意識,從技術層面提高手術室護理工作全流程的證據保全的專業程度。第五,加強醫院內部科學管理,確保規章制度行之有效的發揮作用。第六,注意舉證責任的承擔,建立科學合理的醫患雙方權利義務劃分機制。第七,提高醫務人員整體專業素質,強化其業務操作的合規性及責任心。
作者:李海英 牟婉蘭 單位:浙江省臺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