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業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常偉 單位:勝利石油管理局勝東社區管理中心
選樹典型帶動整體工作的提升
華瑞黨支部將選樹典型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抓,積極為職工成長成才提供機會、搭建平臺。在上下共同努力下,共產黨員孟先輝由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成長為山東省勞模和工人技師,她堅守環衛崗位一干就是14年。剛剛拿起掃把和簸箕的時候,她感到很失落,看到同學、朋友大都奮戰在生產前線,她變得不知所措,逃避成為她對待工作和生活的方式,每天捂得嚴嚴實實,生怕別人認出她來。黨支部及時發現了她不穩定的情緒,幫她打開心結。給她講時傳祥的故事,掏糞工人時傳祥通過努力工作成為全國勞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群眾的愛戴,由此證明,任何人只要勤奮、努力工作,都會取得成功。經過耐心開導,細心呵護,使她轉變了觀念,增強了自信。樓道干凈了,地面干凈了,她的心結也打開了,心里也亮堂起來了。工作中她勤于思考、身先士卒、勇于創新,推出了“先輝服務法”。她的執著、認真、細致、熱情感染和帶動了職工,受到了居民的廣泛稱贊。2008年她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作為環衛班班長,她帶領環衛班的姐妹們先后獲得“三星級巾幗文明崗”“紅旗班組”等榮譽稱號,由環衛班主演的電視情景劇《先輝的故事》在油城家喻戶曉。她本人也接受了山東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的專訪,為環衛工人樹立了榜樣,使黨員群眾感受到了平凡的工作同樣可以作出不平凡的業績。
提煉文化形成站隊建設的引領
華瑞黨支部根據自身的工作特點和服務理念提出了“一個黨員、一片潔凈”的責任文化。作為華瑞黨支部的黨員就要在工作中將自己的工作標準定的比普通職工更高,要求更加嚴格,在工作生活中注意言行舉止為職工群眾帶來心理上的“潔凈”。為了凝聚隊伍,華瑞黨支部集體總結了雁陣文化。大雁飛得遠不遠,領頭雁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站黨支部成員和黨員干部、骨干發揮領頭雁的作用,帶領大家學習黨的知識和上級政策、文件、講話等精神,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時時和黨中央保持一致,和上級黨組織保持一致,急難險重任務面前沖在前。在樹木刷白、清理化糞池等贓累的工作面前沖在前干在先。黨支部發揮雁群的團結作用,工作中實施互助,生活中建立關愛,力求雁群不散不亂整齊有序,飛得更高、更遠。黨支部和全體黨員爭做增進小區鄰里互助、職工間互相關愛的“和諧雁”。黨支部樹立“心系居民,盡善盡美”的服務理念,在做好日常管理服務的同時,按照區域特點和居民需求,經常開展特需和增值超值服務。一次聽居民說華瑞小區27號樓一樓的一個住戶,家里的爐子在燃燒,油煙機嗡嗡響,地下有灑落的面條,鄰居呼喚里面傳來微弱的聲音,支部書記馬上帶領站上的值班人員趕到現場,當翻墻進入住戶家中的時候,發現一位老人俯臥在衛生間旁邊。面對危急情況,他們一邊實施必要的救治,一邊撥打120,并從老人衣服中找出手機聯系其子女,直到送入醫院子女到來才離開。這樣的事情在華瑞小區發生了不止一件,居民們相信黨支部、相信黨員、相信物業站職工,遇到此類事件首先求助的往往也都是物業站。黨支部的16名黨員雖然各自的崗位不同,但在群眾中的威望很高,原因就是他們大公無私,率先垂范。正因為有了這些“和諧雁”的帶動,雁群里每只雁才都為集體考慮,你飛我跟共同努力形成一個和諧的隊伍,沒有一只因為自作聰明而離開雁群。每年站黨支部都有多人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文明建設先進職工”等榮譽稱號。
創新模式形成特色優質服務
華瑞小區建于1991年,位置較為偏僻,屬于相對邊緣的小區,小區共有居民1355戶2239人,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047人,小區內設施設備相對陳舊,除設有衛生所、幼兒園、老年站、物業站外,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配套設施不完善,給老年居民特別是高齡老人生活帶來了一定程度的不便。經過調查老人家庭中一方不能自理的達30戶,獨居的305戶,其中遺屬169人,他們大都是空巢老人,針對這種情況,站黨支部主動提綱起公司“居家助老”服務的試點工作。經過反復論證,確立了“完善服務體系,讓服務更便捷”“創新服務方式,讓服務更周全”“增強保障能力,讓服務更持久”的工作思路。既要利用物業服務占社區服務中的主導地位優勢,調動社區內外為老年人服務的力量,整合小區房屋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又要在小區內倡導“孝”文化,內外兼修地打造小區和諧溫馨的“老年人生活圈”。考慮到老人高齡、不能自理、獨居等現實情況,在瑞康物業公司的支持、協助下定制了一鍵通服務電話。這種話機設有醒目的紅色SOS緊急救助鍵和綠色的快捷服務鍵。首批為97戶急需的老人發放了一鍵通話機,黨員們貼心教他們正確的使用方法,老人們認真學習使用要領并對話機的便捷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老人如遇緊急突發事件撥打SOS,系統確認后馬上給老人的緊急聯系人發提示短信,如有需求協助報警,同時440人員立即聯系小區物業值班人員趕往居民家中,實施三方聯動。黨支部班子成員克服重重困難先后引進、建立了勝大超市、陽光理發、陽光餐廳、陽光干洗、陽光書屋等較為完善的生活服務設施。陽光餐廳旨在為老年人提供一個潔凈、溫馨、便捷的進餐環境,餐廳注重營養搭配,以流食、軟食、鮮食為主。
通過現場就餐、自主烹飪,代購食材、免費送餐等多種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零點、套餐、營養餐等服務,力求滿足不同老年人的飲食需求。此外,餐廳的桌椅全部采用無棱角設計,避免了老年人在就餐過程中的磕碰。理發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環節。對于老年居民而言,他們需要的是平價的收費與親民的服務。黨支部的同志們適應居民愿望需求,在華瑞小區開設了便民“陽光理發”,讓平價理發走進社區,使小區老年居民享受到方便、實惠、質優的理發服務。勝大超市是油田自營超市,在居民心中商品質量是值得信賴的。支部的同志們將勝大超市引進小區并與超市洽談協商,要求他們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前提下,價格公道實惠,并為小區內高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送服務,從而使小區居民,特別是老年居民,不必出小區走遠路,便能購買到放心平價的商品,享受到熱情便捷的服務。對于老年人而言,讀書是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不僅能享受閱讀的快樂,還能使他們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隨社會的發展而進步更新。為此,支部開設了“陽光書屋”,并配備老花鏡、放大鏡等老年人閱讀用具。為提高老人的讀書興趣,發揮書屋作用,定期組織老年人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讓書屋真正成為老年人的文化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