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行業經濟
1發展“農家樂”旅游模式的經濟意義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城市化水平的顯著提高,城市居民的基本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后就必然會加強對精神文化消費的追求,休閑娛樂的消費需求與日俱增。農村旅游這種休閑旅游的新模式,不僅符合現代城市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休閑娛樂的心理,而且綠色健康環保,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改善發揮了重要作用。“農家樂”旅游作為滿足這些特點的新興旅游項目,既可以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體驗農家生活的情結,又能夠有力帶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經濟產業的發展。國家旅游局在《關于促進農村旅游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從現在起到2012年,我國將通過發展農村旅游,力爭每年實現農村旅游就業人數達到35萬人,全國農村旅游從業農民的人均純收入增長達到5%,全國建成10000個農村旅游特色村。可見,農村旅游必將成為國內旅游市場的主要支撐體和主要經濟增長點。北京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村旅游的經濟支撐,而“農家樂”這種旅游模式,建設成本低,收益高,符合北京郊區縣農村的實際情況,可以有力促進農村社會文化各方面發展;而且在增長經濟的方面,可以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為農民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保證了農村生態環境和發展建設的平衡。
目前北京市有2000多座觀光農業園區,220多個民俗旅游村,2萬多戶民俗旅游戶。這種新型旅游產業的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建材、餐飲、文化娛樂業、商業服務、食品加工等各行業的發展。“農家樂”這種新興旅游模式,已經成為成熟的新型農村旅游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北京市房山區2009年“十一”黃金周期間,鄉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9.7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532,01萬元。十渡鎮接待游客10.66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245.92萬元;青龍湖鎮南觀村共接待游客3,2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83.45萬元。特別是以九九桃王、獼猴桃、布郎李等為特色的觀光采摘,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其中琉璃河采摘活動共接待游客1.15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106萬元。延慶縣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鄉村旅游共接待37.3萬人次,收入1923.85萬元,同比分別增49.9%和66.9%。
2北京“農家樂”旅游的發展模式
在目前北京郊區縣的“農家樂”經營中,多以民俗游的形式出現。絕大多數依托鄉村文化景觀,提供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等簡單的鄉村旅游服務,是典型的都市依托型鄉村旅游形式。隨著都市人對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的興趣愈加濃厚,北京郊區縣逐漸發展起來了對應接待的“農家樂”。“農家樂”這種新型鄉村旅游經濟產業,改變了原來郊區縣僅注重農業生產的的格局,為郊區縣經濟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并且一舉獲得了重要地位。從上世紀90年代初“農家樂”剛剛形成,到如今在各區縣形成了巨大的產業規模,“農家樂”經歷了一個產業從發展到成熟的過程。零散的郊區民俗旅游戶、聚集的民俗旅游村、集娛樂休閑會議游覽于一體的大型度假村的崛起,打破了延續多年的以八達嶺,十三陵等景區觀光項目為主的郊區旅游市場格局。這些“農家樂”以吃農家飯,品嘗特色美食,住農家院,鑒賞古建民居,體驗傳統生活習俗,采摘果品菜蔬,垂釣,射獵,購買土特產品等豐富的民俗旅游活動為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旅游者。
2.1個體開發型
在我們調查的“農家樂”中,大部分是“個體開發”的發展模式,該發展模式的主體是個體戶,憑借周圍環境優勢,利用自身的居住生存環境進行旅游接待,并帶動其他個體,逐漸形成規模。例如北京懷柔縣的青龍峽,該區域目前有民俗游接待戶50余家,皆靠近青龍峽旅游風景區,各家各戶利用獨特旅游資源,借助懷北鎮大水峪關、雁棲湖等景點的旅游環境,開展農家院式的民俗休閑活動,逐漸形成了有特色的“農家樂”旅游群落。
2.2政府協助型
另外還有“政府協助型”模式。當地政府主動開發景區以吸引客源,拉動旅游市場的旺盛增長。例如密云縣的曹家路村。曹家路村黨委領導利用本村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與霧靈山自然保護區簽訂共同開發協議,同時施行綠化美化景區環境,修建停車場,添置龍車,建起精品果園,組建秧歌隊,規范村集貿市場,建觀光采摘園、垂釣園等措施,把一個山溝里的貧窮村建成了百業俱興的旅游村。
3“農家樂”的經營類型
3.1體驗農家生活型
這種經營類型以農民生活的農家院為旅游目的地,以體驗農家生活為主題,這種類型適合家庭或少數人旅游休閑。大多數農家院主要經營項目是:提供土特產品、特色美食,如農家風味、當地野菜、油面?烙、玉米面貼餅子等,還有以各種方式烹制的當地特產虹鱒魚、秘制烤全羊等;提供符合農村居住習慣的住宿服務,如農家特色土炕;在晚上則組織篝火燒烤、燃放煙花、卡拉OK等娛樂活動,也可坐在庭院品茶聊天、暢談當地的風土人情、古今故事。其建造成本和招待費用低廉,客源穩定,而且信用及服務質量相對較高。游客不僅可以切身體驗到寧靜樸素的鄉村生活,還能夠給農民帶來額外的旅游收入。這類體驗農家生活型的經營方式適合于北京遠郊區縣的各種農家院,例如密云縣古北口鎮河西村的聽風小竹農家院、昌平區碓臼峪的鑫淼園農家院、延慶區龍慶峽古城的喜樂融融農家院等等。
3.2體驗傳統民俗型
這種經營方式以村落為旅游目的地,吸引游客體驗農村民風民俗,不同民族的多元傳統文化,以及樸素自然的鄉村生活。游客白天可以和農民一起下地干農家活,體驗勞動的快樂,參加村里舉辦的民俗體育活動,例如能夠尋找回童年樂趣的跳皮筋、玩彈球、砸包、跳繩、捉迷藏等游戲。在節日期間,游客還可體驗到熱鬧喜氣的農俗慶祝活動,例如在春節“黃金周”,游客可住農家院過大年,與村民一同起火做飯、包餃子、貼窗花、吃年夜飯;正月十五,游客可參與村里舉辦的花會表演、猜燈謎等活動,身著節日盛裝體驗踩高蹺、騎毛驢、坐轎子等農村特有民俗活動。這類體驗民俗風情型的經營方式往往以民俗村的整體形式進行合作經營,它要求該村落有吸引游客的特色景觀、美食、風俗傳統、民族特色,抑或優美自然環境,和諧田園生活等。其往往需要進行規劃建設,民風淳樸,基礎設施良好,交通方便的民俗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在北京,這類體驗民俗風情型的民俗村正在逐年增加,各鄉鎮乃至區縣級政府都將其當作拉動農村旅游收入的主要動力。其中的典型代表如密云古北口民俗村、延慶秀水灣民俗村、平谷掛甲峪民俗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