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記者與報道的新聞的質量有直接的關系,記者綜合素質越高,報道的新聞就越容易為人們所欣賞和接受。本文主要就新聞記者提升采訪藝術的有關因素進行探討。
《記者觀察》新聞刊物。通過新聞工作者的視角,反映社會政治經濟多方面生活。《記者觀察》是由新華通訊社山西分社主辦的一份綜合性社會新聞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作為時事政治類刊物,《記者觀察》的辦刊宗旨是堅持黨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宣傳中央精神,傾聽群眾呼聲為己任,十幾年來,《記者觀察》在廣大讀者、作者的支持下,屢獲殊榮,是連續多年的山西省一級期刊,多次在華北地區十佳期刊評選中獲獎,于1999年躋身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并于2001年入選中國期刊方陣雙百期刊。
新聞是人們平常生活中信息傳播量最大,最有效的傳播媒介,旨在給人們提供最真實準確,最貼近生活的第一手信息。新聞工作者在新聞采集的第一線,需要仔細捕捉,甄選出最新最精彩的信息傳遞給大家,因此新聞工作者需要具備扎實的采訪技巧和良好的專業素質。
一、記者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
首先,作為一名記者,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對于各方面的知識都需要了解。特別是法學、文學、心理學等方面,要有較豐富的造詣,只有掌握了豐富的文學知識和法律知識,才能夠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其次心中要時刻充滿正義感,這樣才會有高度社會責任感,才敢于正視社會的弊端,勇敢地進行揭露,探索事實真相,伸張正義;再就是記者應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采訪過程中不論發生什么情況,都能以冷靜的、客觀的立場去還原事情發生的本來面目;最后,記者無論何時都要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態,只有擁有這樣的心態,才能在工作中充滿動力,熱愛這項工作,并保持對新聞事件的敏銳判斷力。
二、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高的重要性
社會的快速發展,消息的飛速傳播,在新時期對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記者需要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現場信息進行整理處理并發回第一手資料。可見,記者提高采訪藝術,有助于提高報道的新聞質量,增強新聞品質,從而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看,提高電視臺的收視率;記者提高采訪藝術,能夠使采訪變得更有價值,提升新聞信息的吸引力。
三、新聞記者在采訪中存在的不足
1.新聞現場缺乏足夠的應變能力。新聞報道現場需要記者有準確的應變能力,包括對突發事件的應變力。新聞采訪現場突發性強,即便提前準備好稿件也難以做到和現場完全一致,有時記者面對突然的形式走向脫離預期會不知所措,言語遲鈍,反應緊張,喪失對新聞現場采訪節奏的掌控力。
2.對自身情感控制力不足。部分記者在采訪時由于缺乏足夠的控制自身情緒的能力,極易將自身情感帶入報道之中,造成報道內容脫離事實。甚至有的記者在報道時沉醉在現場的氣氛中,忘記了自身職責。最為常見的一種情況是一部分在現場的記者容易被現場氣氛所感染,失去了客觀公正報道的立場,表現出激動、傷心、喜悅、憤怒等各種情緒。不能夠擺脫新聞事件對其產生的影響。還有另一種極端狀態就是對所有的新聞事件都無情緒波動,冷眼旁觀。無論處于什么樣的氛圍之中,報道何種新聞事件和題材,都以一種單一的表情來對待,絲毫沒有感情投入。
3.不能夠及時調整記者和被采訪者的關系。有的電視臺記者在采訪時常帶有明顯的主觀好惡。如在采訪流浪人員時,從心理上排斥對方,態度不好,說話時語氣生硬,絲毫沒有尊重感,這樣就容易使受訪者產生抵觸和厭煩心理;還有的記者在采訪時面對地位較高的人出現緊張情緒,不能很好地將話題表達出來,未能使采訪取得預期的效果。
4.對自身情況關注過多。這種情況主要發生于新手記者的身上。有些記者過于關注自身,忘記了采訪任務或是故作深沉,貽笑大方。因此,記者在采訪時應注意不要刻意在乎自己的形象,應該將主要注意力放到采訪上去,努力做出一次精彩的訪問。
5.缺乏良好的口才和提問技巧。采訪是記者進行一次采訪活動的主要工作,在采訪中,記者應該掌控好整個采訪過程的氛圍,擔任問詢者的角色。新聞學中將提問作為采訪的核心內容。良好的提問技巧能夠簡練而又不失幽默地串聯起整個采訪過程。記者要注重日常積累,在實踐工作中錘煉語言,積累起屬于自己的卓越的提問技巧。
四、新聞記者提高自身采訪藝術的對策分析
1.做好采訪前的準備工作。要想在采訪過程中有更好的應對和判斷能力,采訪前做好全面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應該對被采訪者的背景、職業、經歷、性格特點和愛好等做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設置合適、得體以及深刻的話題;其次,針對采訪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提前準備好應對措施,避免到時在采訪中過于被動,保證采訪任務能夠及時高質量地完成。
2.不斷實踐加強現場隨機應變的能力。采訪工作是一個時效性非常強的工作,對記者的隨機應變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面對突發事件,即使在采訪前做過相關的準備工作,也有可能會發生令記者措手不及的情況,因此記者一定要著重加強在這方面的實踐積累,不斷提高應對現場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采訪工作雖然受訪人物并不相同,但顯然是一個出現問題重復率比較高的行業,可能在幾次的采訪過程中都會出現,這對記者應對此類突發事件的經驗積累有很好幫助。
3.要注意提問的技巧和藝術。在采訪過程中最有價值的便是雙方互動的問答環節了,如何把問題問好,在這里也是非常重要的。這里的“問得好”便是在提問中有技巧和藝術。高超的提問藝術,是在準確地表達出想要提問內容的同時,不會引起受訪者的反感,甚至能夠帶動起現場氣氛。另外應避免采訪中提問以下幾種問題:過于抽象和籠統的問題,因為采訪本來就是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過于籠統的問題也只能得到過于寬泛的答案,抽象的問題通常也很難表述清楚,因此要注意不要提問這幾方面的問題;切忌提出有暗示性答案的問題,在采訪時一定要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不能帶有主觀的情緒化色彩,這樣才能采訪出好的作品。
結語
新聞采訪是一門藝術,它需要記者細心地品味,耐心地學習。記者們應該愛上這一項神圣而光明的工作,不斷實踐積累加強自己的采訪技巧,努力做出優秀的新聞作品。
【參考文獻】
[1]嚴莉.新時期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提升的對策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3):132-132;[2]徐鵬.淺析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提升方法[J].新聞研究導刊,2016,(22):245;[3]王榮.新時期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J].商品與質量,2017,(5):44;[4]張清燦.新時期提升廣播電視臺新聞記者采訪藝術的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5,(9):95.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