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一、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要特征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設,主要是信息化應用在社會的各行各業,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加大了對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因此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具有大眾化特點,實施大眾教育,滿足社會發展需求。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應當是實踐式教學,在課堂上進行啟發式講授,通過思考式討論,讓學生能夠獨立思考、親自動手、放開思想、自主學習和勇于實踐,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性,是計算機專業學生能力實踐技能訓練的核心內容,也是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具備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民族精神,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充分結合,讓高校的科研成果貫穿并滲透本科教育的整個過程,從而實現本科教育的教學共享。通過科研促進教學,在培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過程中,將教學與科研充分結合,提升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實踐性。
二、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方面。
在現行的計算機教學過程仍然采用單向式灌輸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以試卷作為學生能力的考核方式,并沒有充分落實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模式,教學過程中缺乏師生互動,沒有培養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和思維能力,也沒有讓學生具備主動學習、自主學習的能力。高校對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并沒有具備明確認識,科研與教學的關系沒有擺正,學校的科研資源和成果并沒有充分滲透在教育教學的整個過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需要讓高水平的科研過程來提供教學的支撐,但現今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學校并沒有提供學生實踐研究的平臺,學生缺乏自我實踐意識。
(二)考核體系方面。
近些年我國各地全面開展了以應用型人才綜合素質為核心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改革,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卻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這除了缺乏思想觀念的認識之外,缺乏科學性的教學教學評價制度,也是制約我國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發展的重要因素。計算機應用型人才模式改革評價考核體系,并建立與之配套的人事分配制度,在計算機教學過程中,開展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并實施重視實踐能力的考試方法,通過口試、課程設計、論文、作業、考試、實驗室開放等多種渠道,全面的對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進行評價。
三、加強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方法
(一)加強思想觀念的認識。
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應當體現在專業教學的多個方面,因此需要加強思想觀念的認識,教師應當明確認識到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科學合理的優化課程體系,促進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的發展,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讓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體現在課程中,將學生作為中心,教師通過積極引導具有科學性、思想性和前沿性的教學內容,將教學內容與當今計算機領域的學術見解和科學成果充分結合,提供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
(二)建立科學評估體系。
高校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才質量,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也應將人才質量作為指導思想,并不能僅僅在課程結構和師資建設方面進行強化,還應當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從而保障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發展,計算機應用型人才的評價體系應當從知識儲備和社會實踐多個方面,對學生的真實能力進行評估,從而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結合時代需求,改變傳統的評估體系,減少理論性考題數量,建立以應用和創新和核心的評價標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通過科學合理的評估體系促進學生發展。
作者:劉洋 單位:鹽城師范學院藥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2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