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企業管理
當今社會,論壇、博客、即時通訊、微博、社交網站等新興網絡業態方興未艾,信息傳播從傳統廣播式的單向傳播變為基于各種新興網絡業態的互動式的傳播,人人擁有麥克風,人人都是通訊社,實現了從一對一和一對多到多對多的質變,進入了自媒體時代。當前,互聯網發展已進入無邊界、扁平化的網絡社會階段,正由單純技術平臺變得更具社會交往、傳播等公共領域色彩。然而,這對我們從紛繁復雜的信息海洋中去偽存真,驅邪扶正構成了極大的考驗與挑戰。中煤平朔公司有數量眾多的年輕人,其中不乏80后的高學歷人才,他們也同時是新興網絡業態的“弄潮兒”,在自媒體時代掌握著相當的話語權。因此,中煤平朔公司必須有效把握社會輿論,正確引導社會預期,立足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文化觀,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上所做的報告———《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與時俱進把握時代脈搏,構建合乎自媒體時代需求的網絡宣傳文化觀。
1公司年輕員工的網絡生態觀
截至2011年底,公司在冊合同制職工11626人,大專及以上學歷2318人,占20%;35周歲及以下3532人,占30%。從員工構成來看,40歲以上的員工逐年減少,高學歷及80后、90后新進年輕員工逐漸增多,在為公司發展壯大注入新鮮血液的同時,也為我公司的宣傳引導能力,尤其是對網絡這一新興宣傳業態的導控能力帶來了重大挑戰。公司80后的新員工在本單位內網上信守“沉默是金”原則,較為保守。他們在單位貼吧、內網上交流的信息包括工作心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多個領域。涵蓋領域雖廣,但觀點較為中規中矩。交流工作心得大多涉及到飲食、工作強度、本單位內部的人際關系和凝聚力、工資和津貼等方面。在貼吧、內網上談論政治問題時,則更為謹慎,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與我們黨和國家的主流意識形態保持高度一致,看不出有任何的偏差和分離。在談論經濟問題時,更多的是對近期波詭云譎的國際經濟金融的分析以及對本單位如何進一步發展壯大的思考。在談論文化議題時,則不同程度地觸及到企業文化建設和黨建等方面。在談到社會議題時,有部分員工對企業辦社會化有進一步的思考。
然而,年輕網民在互聯網上則喜歡“拍磚”、“灌水”,語言犀利,態度開放。他們在上互聯網的時候,就像脫韁了的野馬,無拘無束,在論壇、博客、微博等新興網絡業態上發表、傳播著魚龍混雜的信息。在互聯網上談論政治問題時,開放且激進,習慣于對林林總總的信息進行分析和轉發,其中某些信息還是似是而非、真假難辨的信息,有的人甚至表現出較為激進的政治姿態,尤其是最近黃巖島事件發生后,這種傾向就更為明顯。在談到經濟和社會問題時,態度較為和緩,僅僅是對當前發達國際經濟下行的風險和新興經濟體的經濟金融現狀,以及經濟不景氣對弱勢群眾的影響做一些分析。在談到文化問題時,年輕員工的態度相對較為開放,主要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價值觀問題,比如說,部分年輕員工喜歡看好萊塢的電影,但對它們傳播的不良價值觀漠然處之,有西化的風險。
可見,公司年輕網民在單位內網和互聯網上的表現涇渭分明,突出表現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狀態,這給企業黨建工作、企業管理、文化建設等方面帶來相當大的考驗。
2公司網絡生態面臨的困境
公司年輕員工在不同的傳播介質上呈現出保守與開放并存的兩種生存狀態,挑戰著當前主流的傳播手段與載體,導致了中煤平朔網絡生態環境趨向復雜。
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成本加大。由于我公司年輕員工在單位內網和互聯網上的表現大相徑庭,在本單位內網上表現較為沉默,在互聯網上則喜歡“拍磚”、“灌水”,給我公司獲取有效信息的時間、人力、物力帶來了“鴨梨”,加大了時間成本。公司部分年輕員工下班后喜歡泡在網上,換言之,我們需要二十四小時關注網絡輿情,在上班時間關注內網,下班后關注互聯網,時間戰線由八小時延伸到二十四小時。加大了人力成本。公司現有的文化宣傳部門的人力在迅猛發展的網絡面前顯得捉襟見肘,而且人力資源結構有不適應新興網絡發展的傾向,需要從高校招一批思想開放、新銳的大學生補充文化、宣傳隊伍。加大了物力成本。隨著獲取有效信息的人力、時間成本的加大,那么所需要的各種物質消耗也隨之增加。
掌握年輕員工思想動態的難度加大。由于年輕員工在本單位內網上表現低調,那么要獲取年輕員工真正的思想動向,需要借力于互聯網。但是,我國現在依然沒有能夠實現實名制上網,目前推行的微博真實身份認證也只存在于注冊階段,使用微博時不必使用真實姓名,真實身份資料只會由服務商保存。如果不是出現違法事件,就無法請求公安機關協助調查,網絡服務商也不能泄露博主的任何資料,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所以,要獲取年輕網民的有效信息難度相當大。
對癥下藥困難重重。由于年輕員工在內網和外網上的不同表現形式,既加大了采取有效措施的難度,也導致了一些解決問題的良方無處可下。一些年輕員工在內網發表信息似乎打上了“馬賽克”,習慣于隱藏,在外網上則鋒芒畢露,獲取有效信息的時間、人力、物力成本加大,也就是加大了發現隱患進而進行警示教育的難度。與此同時,由于我國上網時不需要進行真實身份認證,所以就不能方便快捷地知道某些不良信息是誰發表的,對癥下藥就無從談起。
現階段,我公司的網絡生態面臨著獲取有價值信息的成本加大、掌握年輕員工思想動態的難度加大、對癥下藥困難重重等三大困境,需要我公司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地進行思考,建構起有效的不良網絡生態治理框架。
3建構公司合乎自媒體時代的網絡生態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