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體育論文
1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的重要意義
玩是孩子的天性,許多孩子的創造力都是在玩樂中得到鍛煉和提升的,小學課堂開展趣味性的體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得他們養成思維發散的好習慣并且在思考玩耍中學到團結協作的意義。充滿趣味性的體育教學無疑是小學生偏愛的課堂教學,在他們進行喜愛的事情時,傾向于投注更多的精力,這極大地發揮了他們的創造力,為將來的發散思維提供更多的生長空間。學生在趣味性的體育課堂中會習慣于保持心情的愉快,方便教師和學生的溝通,為教師對學生思維正確方向的引導提供便利。
2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遵循的重要原則
2.1適用性原則
體育老師在進行趣味教學時需要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結構特點,選擇適當的游戲進行體育教學。對于年齡較小的低年級階段的學生,體育老師應該選擇一些情節簡單難度較小的游戲,因為該階段的學生骨骼發展不完全,肢體協調能力不好,對于游戲要領的掌握還是存在著一些困難,在必要的時候體育老師還可以示范游戲的基本規則和要領。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可以增大游戲難度,考驗其肢體平衡能力。根據學生的整體水平選擇游戲,不同的學生選擇游戲的側重點不同,嚴格遵循適用性原則。
2.2安全性原則
小學生比較好動并且自我保護意識薄弱,在游戲過程中沒有及時看護還是有很大可能性出現一些安全問題。體育老師在組織趣味性的體育教學中必須事先排查周圍環境,對于不安全因素進行排除,在學生進行游戲時時時關注學生的動態,關于游戲規則與方式也要進行詳細的審核,確保沒有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的安全,促進趣味性體育課堂對于學生積極作用的發揮。
3趣味性教學在小學體育中進行的具體策略
3.1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體育課堂中,體育老師還是比較權威的主導,小學生更多的是活動的主體,所以教師的教學水平是趣味性課堂的導向。教師的教學進展根據教學大綱進行,為了使教學大綱與趣味性進展相符,體育老師需要在不改變教學內容和學時的前提下,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重新設計,根據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選取與設計每節課的體育游戲,這樣既能達到本節課教學目標的要求又能完成整體教學目標,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體育老師需要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嚴格要求自己,掌握教學前沿的教學方式,提高自我的課堂應變能力和解決突發狀況的反應力,提高教學水平,開展有效的趣味課堂。
3.2設計符合教學目標又不失趣味的游戲
針對立定跳遠能力的訓練,體育老師可以選擇“跳袋接力”的游戲,準備若干個用于方便跳躍前進的袋子,設置來回標志障礙物,規定學生各自組隊進行接力比賽。比賽要求:(1)第一個學生站在袋子內手提著袋子跳躍前進繞過設置在另一邊的障礙物返回原點將袋子交給下一個學生繼續進行比賽,(2)比賽以先跳完的隊伍獲勝注意在跳躍時必須繞開障礙物,摔倒的學生在原地站起重新起跳。針對跑步耐力的訓練,體育老師可以選擇“爭分奪秒”的游戲,需要準備水桶水杯水瓶和水四件物品,測試學生的速度和反應能力,規定學生進行分組接力比賽。比賽要求:(1)學生站成一豎排在起跑線后面,比賽開始后拿空水杯在水桶中盛滿水后向前跑至折返地點返回,然后將杯子里的水倒給下一個跑的學生。比賽時間3分鐘,采用積分制的排名方法,規定三分鐘人員必須全部跑完,超出時間的繼續跑直至跑完為止,每隊有原始分數20分,超出10秒減1分,水多的那組加3分,以最終得分的高低確定隊伍的輸贏(2)注意學生跑到折返地點才可以返回,對于提前返回的做出暫停5秒的懲罰。以上兩個游戲只是對于體育老師在完成教學大綱的基礎上產生的趣味性教學的舉例分析,實際情況體育老師視學生狀況和自身能力而定,在游戲的過程中既要注重體能鍛煉,又要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不能選取競技色彩太過濃重的游戲,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不能起到很好的放松作用。體育老師選取游戲要慎重,在授課幾個班的同時可以在一個班中事先操作一下,效果不好的游戲改正或更換,效果良好的游戲可以考慮繼續沿用。(本文來自于《學術論壇》雜志。《學術論壇》雜志簡介詳見)
4結束語
小學是學生身體和思想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育老師需要有秩序地開展趣味課堂的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釋放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寓教于樂,改進教學方式。
作者:李威 單位:鐵東八馬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