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然氣的利用利于建設低碳能源開發供應系統
1.1有效減少能源消耗的排放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1)天然氣的利用可以有效減少能源消耗的排放量,天熱氣實現其減排作用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代替石油,另一個是代替煤炭。根據相關資料得知,1立方米的天然氣使用與燃燒石油相比,可以減少排放100.0%的灰塵、39.0%的氮氧化合物、72.0%的碳氫化合物、90.0%的二氧化硫,97.0%的一氧化碳和24.0%的二氧化碳;與燃燒煤炭相比,可以減少排放88.0%的氮氧化合物、99.6%的二氧化硫以及65.1%的二氧化碳;從上面的數字看來,使天然氣作為能量的主要來源,減少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保護大氣環境,加快我國建設低碳經濟的步伐,到2020年實現低碳時代。
(2)天然氣的廣泛利用可以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在天然氣、石油、煤炭這三種主要的化石能源中,天然氣中的氫成分含量最高,天然氣燃燒過程中所產生的熱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減少能量浪費,屬于高熱值能源。從開發、供應、使用的全過程將天然氣與電能的能量效率做比較,由于天然氣能源的使用沒有經過中間環節,它的生產效率和輸送效率高達90%,而電能的利用需要能源的轉化,降低了電能的使用效率,所以天然氣的能源效率遠遠高于電能。據相關數據顯示,工業燃煤鍋爐的資源利用效率在50%—60%,而工業燃氣鍋爐的利用效率在80%—90%;家庭燃煤爐灶的利用率是20%—25%,而家庭燃氣灶的利用率是55%—65%;天然氣的聯合循環發電熱效率大概在55%,燃油和燃煤的發電熱效率約在30%—40%之間,而熱電聯產的熱效率高達70%。據相關資料顯示,到2010年城市中的天然氣使用已經得到廣泛的傳播,已經從2000年的18%增長到了34%,這一現狀標志著能源結構正在逐漸向非石油化工方向傾斜。
1.2天然氣的廣泛使用可以有效改善我國的高碳能源消費結構
(1)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的能源結構主要是以化石能源為主導。據2011年調查數據顯示,在我國的能源消費結構中,天然氣、太陽能這些非化石能源所占消耗總量的比重僅僅是8%左右,雖然一些化石能源的消耗有所減少但是非化石能源的開發利用仍然比較低。根據我國發改委的能源研究所所進行的課題組資料顯示:2011年7月份,在我國發電量高達4252億千瓦的基礎上,火電發電量為79.8%,使我國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依舊占據主導地位。
(2)隨著頁巖氣、煤層氣、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世界逐漸進入低碳經濟時代,天然氣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到2015年,我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要遠遠超過2008年,達到2000億立方米,根據科學預計,在2020年,天然氣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將明顯提高,其中石油占21.09%、煤炭占54.92%、天然氣占8.74%,而生物柴油、醇類汽油、生物質能發電、太陽能發電、風電以及核電6項總共占5.87%。
2天然氣的利用促進低碳能源利用以及產業系統的建設
我國在努力實現低碳能源產業結構的過程中,低碳能源產業系統重點包括5方面的內容:一是大力開發以天然氣能源為主體的清潔能源,并合理利用;二是擺脫經濟發展過分依靠高碳能源,實現向低碳經濟的過渡;三是采取高新技術,節能減排;四是將新能源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五是森林碳匯。隨著能源結構的調整,在新能源、新材料以及醫藥等產業都將資源低耗作為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企業在向現代化過渡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低碳經濟的發展重要性。
2.1加快低碳產業的發展
(1)天然氣作為燃料,可以促進低碳工業區的建設。將天然氣作為工業燃料,代替石油、煤炭不但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還可以加快建設低碳工業區;例如:四川省夾江縣,這個地區的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天然氣的開發和使用已經達到很高水平,逐漸形成一個具有示范功能的天然氣瓷都,這就促進了當地服務業和工業的發展,滿足了當地人民對能源的需求,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提高經濟效益。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共贏。
(2)天然氣作為原料,可以促進低碳化工產業的建設和發展。天然氣作為一種優質的清潔化工原料,主要用途在于生產二硫化碳、炭黑、氫氰酸、氯甲烷、乙炔、甲醇、合成氨等一系列下游加工產品,其中主導產品由甲醇、合成氨組成。因此利用天然氣作為工業生產原料,不僅可以滿足天然氣化工產業發展的需要,還降低了對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依賴性,與此同時,還可以促進低碳經濟的建設。
2.2天然氣利用在汽車行業中的應用有利于減少尾氣排放量
(1)天然氣在汽車行業中所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綜合排放污染比以石油和柴油為燃料平均每車每年能夠減少二氧化碳21.1噸,比汽油車的成本降低25%~40%,比柴油車降低15%~30%。并且以天然氣為原料的汽車不會向空氣中排放苯、鉛、硫等有毒有害氣體,同時,天然氣的成本相對較低,一定程度上,還可以節省汽車運行的成本。
(2)CNG汽車行業在我國具有廣闊的發展市場,我國擁有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伴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汽車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多,人們環境意識也逐漸提高,更傾向于選購低消耗、低排放量的汽車,再加上國家對相關產業的扶持,我國的天然氣汽車行業的發展,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產業結構上,都會產生全新的改變。目前我國浙江省的600多輛出租車已完成改造,這樣發展下去,到2015年,浙江省的天然氣加氣站可高達155個,天然氣汽車可達5.5萬輛,到2020年可減少排放42.6噸二氧化碳,環境質量將得到大幅度改善。2.3天然氣的開發和利用,有利于促進低碳城市的發展低碳城市的建設是發展低碳經濟以及節能減排的載體,有效使用低碳能源是建設低碳城市的核心;天然氣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廣泛的用途,如空調、供熱、取暖、烹調、等方面,同時在商業、服務業中也有巨大的作用,不僅減少二氧化碳、灰塵等有害物質的排放,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的質量。
3天然氣的利用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保障系統的建設
加快低碳經濟的發展,需要保障體系,大致包括5大體系,有低碳責任與文化、低碳制度與政策、低碳的戰略管理、低碳技術創新、低碳財政與金融。
3.1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可以促進低碳技術改革
(1)低碳技術創新包括對天然氣技術的改革;低碳技術體系中包含碳封存技術、碳捕獲技術、新能源技術或替代技術、節能技術、能源生產與儲存、能源利用和消費技術等。同時囊括對天然氣、頁巖氣、煤氣層、的生產、加工、儲存等技術。這些技術的改進,可以大大提高我國的對能源的開發效率,以及能源使用效率,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2)天然氣技術加快低碳技術發展,方式主要有:一是通過世界范圍內的交流合作,攻克在能源開發中遇到的技術難關,加強合作,實現技術共享;二是天然氣的生產和利用過程中,加大對技術的研發投資,進行節能減排技術革新,使我國在建設低碳社會的道路上快速前進。
3.2天然氣的開發利用豐富了低碳文化內涵
所謂的低碳文化是指人們在生產實踐以及文化生活中,要樹立企業公民形象、具有低碳意識,提倡生態文明,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重視低碳排放以及低能源消耗。低碳文化與公民、企業、國家三個方面的文化建設息息相關,而天然氣文化是低碳文化中的重要內容,突出表現在保證天然氣清潔能源持續穩定地提供,能源的開發利用,以及科學、合理地利用天然氣能源促進節能減排。因此,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可以豐富低碳文化內涵。
4結語
由本文可將天然氣對低碳經濟發展的貢獻總結為以下幾點,首先是在低碳能源的開發供應方面,提供優質燃料,保障開發活動順利進行;其次是在低碳能源使用方面,天然氣屬于利用率較高的清潔能源,它的使用可以提供足夠的能量,滿足需求;再次是在低碳經濟發展的保障系統方面,為經濟發展提供動力支撐,保證低碳經濟的穩定發展;最后是在低碳經濟發展的目標系統方面,天然氣的廣泛使用可以降低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大自然的傷害,同時緩減能源危機,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天然氣的開發利用對經濟的發展、環境的保護、地方財政收入的增加以及人類的生存發展有巨大的作用;天然氣企業創造的附加值對就業的貢獻、對地區GDP的貢獻都是十分明顯的。因此,國家要注重對天然氣資源的開發利用,充分發揮其優點,促進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
作者:王亭 單位:江蘇石油工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