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企業薪資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許兆敏 單位:浙江大豐實業有限公司
筆者認為:人力資源會計主要研究的是企業中的人力資本,而對于人力資本的研究又離不開薪酬計量機制,所以從薪酬激勵的角度出發,可以讓我們更加清楚的認識人力資源會計的內涵。本文從薪酬激勵角度分析人力資源會計計量問題,并結合工作結合實務,提出有關人力資源會計計量的操作方法,希望能給我國企業嘗試運用人力資源會計的理論、發展更有效地實施和推進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益借鑒。
一、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模式
1、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人力資源成本會計核算基本思路是以企業對人力資產的投資為基礎逐期累計計量人力資產的成本價值,同時將人力資產成本價值按照人力資源的使用期間進行攤銷作為企業生產經營的產品成本或勞務成本,記錄人力資產的累計攤銷價值,待人力資產退出企業時將兩者對沖,余額就是企業人力資產的凈值。包括人力資源的取得成本、開發成本、使用成本、保障成本和離職成本五大類。對以上五個成本項目加以確認即可對其進行核算。這種方法可以將人力資源核算納入傳統會計核算范圍而不影響傳統會計的計算結果,核算方法主要有歷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機會成本法。
2、人力資源價值會計核算。人力資源價值會計核算是從產出的角度對未來人力資產可提供的服務總值的現值進行會計核算,主要反映預期價值,一般獨立于傳統會計而單獨設置帳簿進行會計處理。人力資源價值是作為商品的勞動力的價值,包括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交換價值的計量方法以人力資源的工資為計量依據,使用價值的計量方法以人力資源的工資和所創造的收益為依據。在操作中可采用未來工資報酬折現、隨機報償價值、非購入商譽或經濟價值等方法來計量。除貨幣性計量方法以外,還有非貨幣性計量方法。非貨幣計量方法是從人力資源技能信息資料開始,進行人力資源價值的技術指標分析和評價,再結合人力資源價值的主觀自我評價和客觀評議進行比較分析,最后綜合得出某個人或者群體的價值的非貨幣性信息。人力資源價值計量基礎有悖于傳統會計原則,再加上所獲得或所提供的人力資源信息缺乏完整性和可比性,人力資源會計核算模式還需要不斷完善和改進。
二、基于薪酬激勵的人力資源會計計量
1、初始計量。當人力資源進入企業時,其對企業的價值的貢獻存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應該根據其受教育的情況對其價值進行定位,事實上,也就是估計其可能給企業的價值提升做出多大的貢獻,這時對其價值的計量,稱之為初始計量。為做好初始計量,要求企業建立相對完善有效的人力資本評估機制,可結合以下因素客觀公允評估人力資源價值。(1)人力資本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教育程度將決定人力資本的知識含量,所以對其進行考核可以了解其基本能力。人力資本的受教育程度可以通過人力資本的學歷以及相關證書來衡量。(2)人力資本的身體健康狀況。健康的體魄是人類資本的價值得到充分實現的重要保障。人力資本身體狀況可以通過人力資本的工作時間及效率來衡量。(3)人力資本的歷史業績。歷史業績是衡量人類資本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歷史業績是人力資本能力的綜合反映。人力資本的歷史業績可以通過所服務企業的綜合實力、既往工作業績、相關人員評價等指標來衡量(4)人力資本對行業的熟悉程度。在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的今天,對于人才的專業知識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人類資本對行業的熟悉程度可以通過在相關行業的工作年限這個指標來衡量。企業參照以上因素對其人力資源擁有的人力資本做出評估,以此作為人力資源價值初始計量的依據。
2、后續計量。人力資源進入企業以后,通過“干中學”、培訓等手段,其價值發生了改變,對于企業價值的影響能力也發生了改變,所以要對其進行后續計量,這樣,才能保證人力資源會計信息的有效性。以初次確認為計量,輔以后續計量,可以動態的把握企業人力資源的價值。薪酬激勵機制設計給企業人力資源帶來的獎金是企業對于人力資源在一定時期內所做出貢獻的肯定,是對其在企業價值增值過程中所帶起的作用的褒獎,比較貼切的反映了企業人力資源在價值創造方面的貢獻,所以我們對企業的人力資源進行后續計量時必須關注薪酬激勵機制給企業人力資源所帶來的報酬激勵。
3、輔助的非貨幣計量。在實際操作總,除貨幣性計量方法外,還可輔助幾個非貨幣計量方法作為有益補充補充,例如:(1)績效評價法:通過對人力資源載體即人的知識水平、工作經驗、工作態度、業務技能、適應能力等因素的綜合衡量和評價以確定人力資源經濟的貢獻或經濟貢獻的潛力,并用以計量人力資源的價值;(2)技能一覽表法,就是把人力資源載體即人的知識水平、工作業績、時間經驗、健康情況等素質構成和能力特征分別列出各類人員的實際指標,編制一覽表進行分等次衡量,以評價人力資源作為企業分析考評資料,對人力資源價值進行分析。
三、結束
人力資源會計是一門新的學科,在目前的發展中仍未被廣泛地付諸實踐,其中有客觀環境的制約,也有理論本身的不完備性。本文采用規范研究方法,提出一個思路方法,其操作性有待在企業人力資源會計實務的操作探索中得到檢驗和完善。如何在人力資源會計的創新與傳統財務會計的規范性和局限性之間權衡,形成統一規范、公認的可操作體系,將是人力資源會計亟待解決的問題和發展的方向。隨著人力作為資本的意識的增強,隨著管理學、經濟學理論的發展及會計計量技術的進步,相信人力資源會計定會在企業人力資源開發和會計實踐中得到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