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包括河道污染在內的各類污染情況越來越多,同時隨著人們生態環保意識的提升,人們對河道污染治理的研究也越來越廣。而水生態修復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處理效果好、處理成本低等特點,而被廣泛應用。鑒于此,本文對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研究,首先闡述了當前河道的治理現狀,然后對水生態修復主要技術類型進行介紹,最后分析了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要點。旨在通過研究給水生態技術的進一步應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 水生態修復技術;河道治理;應用
為了對河道污染進行治理,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需求,本文對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研究,希望通過研究提升河道無污染治理效果,改善水體環境。下面就對河道治理的現狀及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應用情況進行研究。
1 當前河道治理的現狀
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使得河道污染情況加重,因此要想改善生態環境,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在堅持檢查污染物排放的同時,對河道進行治理。而河道治理又是根治目前河道污染問題的最根本途徑。因為河道污染不僅會影響河水內乃至與其連接水域內的動物、植物、微生物的多樣性,破壞生態平衡。同時河道內的生物、水被周圍居民食用、飲用后,還會對其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嚴重的甚至污染周圍土地、破壞河流的機構,引發洪災、降低河道的自我修復能力[1]。所以社會各界都非常注重河道治理問題,也研究出了很多的方法,但是這些方法有的治理效果不明顯,有的則會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成本很高。因此各界試圖通過研究提升河道治理效果,實現低成本且高效、無公害的治理。
2 水生態修復主要技術類型
2.1 生態修復技術簡介
生態修復技術就是利用水生動物和微生物等水生生物來吸收或分解、轉化被污染的水生環境中的污染物,使得被污染水域的環境得到改善和修復的目的。最常用的河道凈化技術是利用單一的動物、植物或微生物來進行凈化,但是也不乏同時利用多種動物、植物及微生物進行凈化的情況出現,同時凈化是多河道的全部凈化,因此凈化過程是分層次地對整體河道的凈化,各類水生凈化生物構成來有效的水生態修復系統[2]。這種修復技術較其他化學、物理凈化方法而言,具有處理效果好、處理成本低等優勢,但是同時也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水生動植物的長勢難以控制,很容易因為其過度繁衍造成生態鏈破壞的問題。
2.2 水生態修復主要技術類型
截污是河道治理過程中一個關鍵步驟。當前,很多地方的污水排放管道中存在著很大缺陷,管道分布、設置還不完善,尤其是很多距離市區較遠的農村或者郊區區域,會存在污水排放管道設置不健全的問題,因此河道附近的居民會經常性地將生活垃圾及污水等直接排放到河道中,日積月累使得河道中出現水域內氨氮、總磷、總氮等指標超標的情況。目前最常用的河道治理技術就是人工浮島技術、曝氣增氧技術、微生物修復技術三種。其中人工浮島技術是利用水面上植物根部來對河道污染物進行凈化、吸附,進而實現對河道的過濾、凈化。這種技術具有治理效果好、維護管理方便及工程量小等優勢,在實際生活中,這種技術經常被用到城鎮等人員聚集的景觀區域河道上。而曝氣增氧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向水中充空氣,提升水體復氧過程,增加水體含氧量,提升和修復水中好氧微生物的生命力,促進水中污染物的凈化,最終達到改善河流水質的目的。而微生物修復技術則是直接利用水中的微生物來轉化或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提升水質[3]。
3 保證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效果的要點
3.1 合理配置植物種類
不同的生物對河水中物質的處理能力不同,其中就包括植物。如果選錯物種,有時不僅不能起到凈化處理河道污染的目的,還會起到反作用。同時不同的植物要求的生長環境也不同,其中就包括對光照、適度及各類微生物含量的需求。因此在實際河道治理過程中需要根據河道中污染物種類含量及水質特點、水位等指標的不同,來選擇正確適宜的植物進行配置。達到在維護原有生態系統的同時凈化水質的目的[4]。
3.2 水體生態修復水循環系統的合理配置
水體生態系統是水體生態修復的最重要因素,因為在實際修復過程中需通過恢復水體生態來達到建設河流的多樣性、強化河道自身自凈及篩選能力的目的。河流形成的多樣性又包括了完善和加強水體生態系統,并以此來降低水體污染物程度。利用曝氣增氧的方法,結合水體的復氧處理操作,來實現提升河道內水的含氧量,保證水體氧化還原電位,減少有氧物質消耗的發生,最終達到恢復被破壞的生態鏈,實現水體凈化的目的。
3.3 保證河道內生物群落的多樣性
保證河道內生物群落的多樣性的目的是修復水生態環境。這種方式與利用植物凈化水質的原理一致。在實際凈化過程的操作要注意:水中動植物及微生物的生長環境就是水生態系統,生物不僅是凈化水質的工具,還是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因此河道內需要有可以滿足生物生存的食物鏈系統。只有保持生物種類的多樣性,才能滿足河流生態系統的發展,形成一個完整的凈化體系。因此在實際修復技術應用時,必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治理、科學治理[5]。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生態修復技術目前是一種重要且有效的河道治理技術,其主要原理就是利用水系統中存在的微生物、動物、植物等對水體中有毒有害物質的分解、吸收和吸附等作用,來減少河水中的污染物含量,達到凈化河道的目的。但是這種技術應用過程中要考慮河水生物對環境的要求,并結合河流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物種來進行凈化處理。
參考文獻
[1] 姚曉紅.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農業技術與裝備,2020(3):53-54.
[2] 郭曉敏,牛怡雪,劉瀟瑜.淺析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居舍,2020(8):64.
[3] 劉莎.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J].居業,2019(7):82-83.
[4] 吳倩.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應用研究[J].石化技術,2019,26(4):274,284.
[5] 謝明.水生態修復技術在河道治理中的運用初探[J].江西化工,2019(1):89-90.、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