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計劃總結
年,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委九屆十三次全委會和市委十三屆十四次全委會的關鍵年,也是文化實現大發展大繁榮的重大機遇期。做好全市文廣新工作,對于實現我市打造區域經濟文化高地、建設幸福的戰略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根據市委、市政府和省文化廳、省新聞出版局、省廣電局的總體部署,結合實際,年全市文廣新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省委九屆十三次全委會和市委十三屆十四次全委會精神,緊緊圍繞建設幸福新的追求,以建設區域文化高地為目標,以滿足人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為落腳點,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大力實施先進文化引領、公共文化惠民、文化產業提升、文化精品創作、新聞輿論引導、文化品牌打造、文化改革創新、文化傳播促進、文化人才建設、文化發展保障“十大工程”,全面提升文化引領、競爭、服務、創新“四個能力”,進一步推動我市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攻堅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重大問題的決定》。省委和市委召開了全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省委關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文化強省的意見》和《中共市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區域文化高地的實施意見》,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指明了方向。全市各級文廣新系統要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市全委會議精神作為重大而緊迫的政治任務,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務求取得實效。要緊密聯系黨員干部的思想實際,緊密聯系本地、本單位實際,努力學深學透、學以致用。要把學習貫徹六中全會和省、市委全委會議精神與深入學習中央、省、市委關于文化改革發展的重大方針政策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發揮主流媒體和縣鄉村“兩館一站一室”的陣地作用,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形式,深入宣傳中央、省、市會議的重大意義和主要精神;要加強督促檢查,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習貫徹情況,總結推廣好典型、好經驗,把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不斷引向深入。
二、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
1、確保市博物館竣工投入使用。積極開展陳展裝修、庫房建設、文物征調、人員培訓、安全運營等工作,確保3月底前完成各項準備工作,五一之前向市民開放。一是積極開展內部展陳施工工作。倒排工期、積極施工,高標準完成博物館內部展陳施工各項工作,確保4月份布展試運行;二是做好文物調撥征集和庫房建設工作。成立市文物調集征集領導小組,通過調撥、征集和爭取上級文物收藏部門支持等途徑,把能夠代表歷史發展和文化特色的文物征集到博物館中,進行合理有效的復制和修復,確保博物館展陳文物的需求。2月底前完成庫房建設和文物調集征集工作,3月份開展修復、復制和清潔維護,保障文物順利進館;三是做好博物館交接管理工作。4月份完成與市博物館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博物館交接管理工作。積極開展開放服務接待培訓和安保、物業等工作,保障4月份布展試運行。同時,建立博物館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博物館開館后工作有序開展。
2、高標準建設大劇院。按照責任分工和倒排工期時限,積極配合大劇院籌建處做好各項工作,督促施工進度,保障施工質量,確保年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舉辦之前投入使用。
3、加快建設市圖書館新館、市群眾藝術館新館、市美術館和市少兒圖書館。按照國家、省關于地市級城市建設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四館”的要求,根據《中共市委關于貫徹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加快建設區域文化高地的實施意見》精神,抓住“十藝節”場館建設的機遇,盡快啟動市圖書館新館、市美術館和市少兒圖書館,年爭取立項并投入建設。
4、進一步健全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年底全省縣級文化館、圖書館全部達到國家二級館標準,年實現村村有文化大院”的目標要求,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繼續抓好“兩館一站一室”建設,建立基層公共文化服務指標體系和績效考核辦法,全面實施“兩館一站”免費開放服務,構建較為完善的15分鐘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圈。按照擴大覆蓋、消除盲點、提高標準、完善服務的原則,深入推進廣播電視戶戶通、農家書屋、農村電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以基層文化建設“十、百、千”工程為抓手,廣泛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知名品牌、先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和優秀莊戶劇團評選活動,評選培植十個農村特色文化品牌、百支農村優秀文化團隊、千名農村優秀文化人才。農家書屋覆蓋率要達到90%以上;加快城鄉數字影院建設,逐步實現縣城一院多廳數字影院全覆蓋,鼓勵電影院線向基層延伸,確保一社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支持演藝團體深入基層演出,逐步做到一社區(村)一年一場戲;加快有線電視由“村村通”向“戶戶通”延伸;大力開展基層公共文化輔導工作,開展“雙百培訓工程”,年內培訓百名公共圖書館業務骨干和百名文化館業務骨干;大力推進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逐步實現電子閱覽全覆蓋。
三、做大做強文化產業,努力推動跨越發展
1、構建科學合理的文化產業體系。按照“10+3”現代產業體系發展要求,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加強對黃河文化、運河文化、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的研究,科學規劃、深度開發,促進傳統文化與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科技等產業有效銜接,形成文化引領經濟、經濟支持文化、文化經濟互動的發展格局。深入開展全市文化產業布局戰略研究,不斷提高文化產業發展的規?;?、集約化、專業化水平,加快發展文化創意、文化旅游、動漫游戲等新興文化產業。
2、加快建設特色文化產業園區和基地。深入實施大項目、大企業、大園區帶動戰略,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社會參與原則,加快培植一批科技含量高、支撐作用強的文化產業項目,加快發展一批有實力、有活力、有核心競爭力的文化龍頭企業,加快建設一批集聚效應明顯、帶動作用突出的特色文化產業園區,打造區域發展制高點。建立全市文化產業示范園區評選機制,定期認定公布全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重點文化企業、重點文化產業園區名錄,積極爭創國家級、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組織舉辦市第二屆文化產業博覽會,積極參加和觀摩全國、全省文博會,打造一批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展現巨大變化和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