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汽車維修行業盡管在技術和管理上均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勢頭是好的。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隨著外來資本的進入,企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此,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維修技術,使我國的汽車維修企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與世界接軌。本文簡要闡明了目前我國汽車維修業中存在的問題,并對今后我國汽車維修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汽車維修業,問題,發展
據資料顯示,目前全國汽車維修企業總已達51萬多戶,從業人員已經超過440萬人。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和汽車保有量的快速增加,汽車維修業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我國汽車維修業在突飛猛進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人員素質偏低、行業結構不合理、相關法規滯后等問題,給汽車維修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困難。
一、 我國汽車維修業存在的問題
1.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的不完善
行業管理所依據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行業管理力度不強,管理職能沒能充分發揮,同時橫向部門職能交叉現象嚴重,如與汽車維修行業有關汽車配件質量、車輛檢測、尾氣排放控制等同工商、質量技術監督、公安、環保等部門存在職能交叉,也影響著行業管理的效果。
目前我國許多維修企業在不斷走向市場化的過程中,仍然是國有企業占主流,企業內部始終未擺脫舊體制的束縛,沒有建立一整套與當前市場需求相一致的新機制,與企業的人才培養、技術開發乃至經濟效益息息相關的運行機制常常被忽略,對國際維修行業一些先進的運行機制也充耳不聞。為此,人才既流失又浪費,高學歷人才不愿意來,現有人才又流失嚴重,直接導致企業效益上不去,許多企業都處于舉步維艱的境地,甚至倒閉。
2. 汽車維修業結構不合理
汽車維修業戶有不少是從過去的專業汽車運輸保障體系中脫離出來的,受自身條件的限制,汽車維修設備、檢測儀器陳舊,工藝落后,隨著進口高檔車的增多,整個汽修行業技術結構已不能適應汽車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并且大部分企業還是傳統的所有制結構,股份制企業、民營企業的比例不高,中外合資企業不多。由于市場發展總量控制不好,使企業數量發展過快,增長過快,往往形成汽車維修行業“僧多粥少”的現象,從而導致許多不良后果,如惡性競爭、超范圍經營等。
3. 維修行業人員素質不高
在日本的維修企業中,其技術工人的合格率占70%以上。20萬工人經過資格認證,40%屬于技術人員。在美國,診斷工人比例占80%,而我國維修廠一般技術工人不超過30%。目前我國南方維修企業比較缺乏管理人才,北方企業則既缺管理人才又缺技術人才。為適應汽車技術發展的需要,諸如四輪定位儀、解碼器、掃描儀、汽車專用示波器、電腦動平衡機等等,人們十分陌生的檢測設備已經成為現代維修企業的必備工具。這些檢測設備本身就是高科技化的產品,是電子檢測技術、電腦技術的高級集成物。要求維修人員不再僅僅停留在簡單的診斷和維修層次上,不僅要有經驗,而且必須具備相關電、液的專業知識,要熟練地操作使用這些檢測設備,技術人員需要經過嚴格的培訓,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充分發揮檢測設備的各項功能,并要具備一定的英語水平和電腦技術,對出現的各種疑難雜癥進行分析,達到準確判斷,熟練排除,以最低的成本、最短的工時、最優質的服務,排除汽車各類故障,使車主滿意。
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使得汽車維修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汽車維修企業的規模、形式也有所改變,但是汽車維修行業管理有關法規卻跟不上,不能有效地促進甚至阻礙了汽車維修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運輸業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要依法進行規范、調整。
4.我國汽車維修業的服務問題
在我國,汽車維修服務的顧客對于服務質量的意識不強,他們對于不滿意的服務而進行投訴的很少,大都覺得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且有一部分顧客的投訴也并不能得到合理的解決。
“入世”后,無論是與國內汽車維修企業之間,還是與外國維修企業之間,不僅存在技術人才和企業實力的競爭,更體現在服務水平上的競爭,服務水平的競爭也是最終的競爭。因此,要把提供優質服務作為汽車維修企業永恒的主題,經常進行市場調查和研究,深入開展一些新的多樣化的優質服務,以適應多元化
需求的市場格局。大力推行高質、快捷的維修服務將成為未來汽車維修企業的生存基礎。
二、 我國汽車維修業應采取的對策
為規范汽車維修市場,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我國汽車維修業應采取積極有效的對策:
1. 維修業技術的提高
過去的維修任務主要是靠員工的手工技藝以及檔次較低的維修設備來完成。這種傳統的維修方式,一方面只掌握在極少數經驗豐富的人手里,生產規模和效益難以擴大和提高,遠遠滿足不了廣大車主對時效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現代汽車對各項性能的維修指標要求越來越高,靠經驗和低檔次的維修設備來保證已是很難達到。因此,大量采用各種先進的維修設備和及時是時代的必然要求。
2.建立有序的維修市場
由于政策等方面的原因,目前行業中尚存在不平等競爭的現狀,要從市場經濟規律實際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實現維修企業經營者之間主體資格平等、稅費負擔平等、行政干預平等、競爭機會平等。同時,企業之間與行業內部的市場競爭也應公開進行,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維修市場。
3.加快行業結構調整,促進資源優化
汽車維修行業結構調整就是對資源的進行重新配置。結構調整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消除汽車維修結構性短缺或結構性過剩,實現均衡、協調一致和持續發展;二是促進汽車維修要素向更有效率的企業轉移,實現行業的快速發展。汽車維修業可以采取發展汽車維修連鎖經營、引導一、二類企業發展、發展品牌汽車特約維修站、拓展專業化維修的功能等措施調整汽車維修行業結構,促進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
三、 結語
汽車維修行業盡管在技術和管理上均存在諸多問題,但是整個行業發展的勢頭是好的。我國已經加入世貿組織,隨著外來資本的進入,企業競爭將更加激烈。因此,學習和借鑒國外的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維修技術,使我國的汽車維修企業整體水平不斷提高,才能更好地與世界接軌。
參考文獻:
[1] 陸 濤: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現狀及發展方向[J].重型汽車,2004,(2)1
[2] 王宏威:淺析我國汽車維修業現狀及發展策略[J].科技資訊,2008,(29)1
[3] 徐 安:我國汽車維修業發展對策研究[J].車界論壇1
[4] 梁 賽:我國汽車維修行業的現狀與分析[J].金屬材料與冶金工程,2007,(0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