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盧梭在自己的著作中主張回歸原始粗樸的自然,雖然在論述觀點中有著走極端的傾向,但是他的自然美學觀對于我們了解啟蒙運動下的藝術有很大的助益。本文則是旨在了解其自然美學觀對于十八世紀英國繪畫藝術的影響,并通過賀加斯、雷諾茲為例來看這一時期英國繪畫藝術中的“自然”品位。
《中國美術研究》由文化部主管下的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教育部主管下的華東師范大學藝術研究所聯合創辦。作為美術學研究的專業科研單位所主編的專業學術研究系列,我們將本著學術至上的原則,精心策劃藝術專題,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術新秀撰寫稿件,立足于對中國美術學科開展全面研究,介紹最新學術理論研究成果,展示優秀藝術作品。
一、盧梭的自然美學觀
盧梭是的哲學思想與啟蒙運動的思想自然神論相一致。他亦主張回歸自然,在他看近代以來的社會、政治、藝術 、科學都是反自然的罪惡的,主張原始粗樸的自然,沒有經過文明浸染的自然。“在藝術尚未使我們養成這種作風和教會我們說一種雕琢的語言以前,我們的風俗雖很粗獷,但卻是很自然的。言談舉止的差別,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出性格上的差別。人的天性并不是過去比現在更好;但是,人們只有在互相都能很容易看透多方的內心時,才會感到安全。這一點,我們今天已經感覺不到它的好處了,而在過去,它卻使人們少做了許多壞事。”①盧梭認為藝術和科學使人道德敗壞,“我們的靈魂是隨著我們的科學和我們的藝術之臻于完美而越發腐敗。”②盧梭對于科學與藝術的否定批判與啟蒙運動的肯定基調是不相和諧的,他是從另一個維度來思考即自然主義的維度。
盧梭的自然美學觀念早已為諸多學者總結歸納,大體可以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首先,返回到古希臘蘇格拉底哲學和美學;盧梭將蘇格拉底的思想解釋成為一種由否定力量的思想。在其看來古代希臘英雄輩出、政治開明、心靈純樸,而“藝術一興盛,他們的風尚就敗壞了”。③其次,文明的種種發明多數是無用的和浪費的;再次,科學和藝術摧毀了人類的天才、正常的趣味和勇氣;然后,科學和藝術敗壞了人類的教育,使教育變得毫無意義;最后,主張天才論。
二、英國繪畫藝術的“自然”品位
盧梭宣稱藝術、科學、社會和文明破壞了“自然人”,即人們原始的狀態,因此人類唯一的救贖方式在于回歸“無知、天真和快樂”的原始狀態。根據盧梭的主張,人們的感覺、情感和情緒等感知能力應該先于人們的推理能力:“存在即感知;我們的知覺千真萬確先于我們的智力,在形成思想之前我們就有了知覺。”因此,我們必須以自然本性為準則:“我們所有自然的傾向都是正確的。”盧梭的根本思想是:“人性本善……它只不過是被社會腐蝕扭曲了。”他反對發展的觀點,堅持認為:“我們的思想隨藝術和科學的發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腐蝕。”④盧梭認為藝術的發展使人懶惰、心靈腐壞,但綜合盧梭所處時代我們可以發現這是其對精致奢華的洛可可藝術的痛斥,他以通俗易懂的觀點對于藝術的排斥進一步促進洛可可審美情趣的衰落,并促使一種與這種矯揉造作的藝術相對的藝術面貌 “自然品位”。盧梭的自然美學觀可以說在英國也在發生著反映,與英國的經驗主義、新柏拉圖主義、新古典主義相融合,在藝術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這種觀點在視覺藝術中最為明顯的體現莫過于賀加斯、雷諾茲的作品。
(一)經諷刺反映道德賀加斯的繪畫藝術
“隨著科學和藝術的光芒在我們的天邊上升起,德行也就消失了。”⑤盧梭的思想中有著很大的成分主張對我們這些“文明人”進行道德教育,在他看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工業文明的進步,人們最美好的道德卻在一點點遺失。英國的賀加斯可以說從盧梭批判的藝術出發,將其作為對資本主義家和封建貴族的道德缺失的批判,以及對人們美好道德的呼吁的最佳手段。我們可以看到賀加斯以一種趨于喜劇式和略加洛可可“下流”來諷刺當時的生活,放映當時新興階級的藝術品位。他的作品有一張道德說教的意味,通過典型的道德題材的選擇,加之以幽默詼諧略加諷刺的手法更好地突出對于主體人物的生活作風的嘲弄與不屑,從反面對人們進行教育遠離奢侈萎靡的生活,回歸純真質樸的自然狀態。
在其最為典型的系列組畫中我們可以更好地品味出其以藝術手段進行說教:煙花女子夏洛特墮落記、浪子生涯、時髦婚姻等;賀加斯通過這樣的系列作品表現和評論其生活,其故事滿足了尋求藝術美的眼睛更刺激了心靈。
(二)大人物與貴族們的需要——雷諾茲的繪畫藝術
雷諾茲的在其藝術理論中有 重要部分論述了自然的重要性,且與盧梭的回歸自然的美學觀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但我們仍要看到作為藝術家,推崇藝術的崇高風格的藝術家其對于自然的觀點與盧梭亦是有著本質區別的。盧梭對于科學和藝術的發展持有批評態度,認為科學和藝術愈加繁榮,社會便愈加奢侈成風耽于生活的享受和財富的追逐。“沒有科學和藝術,奢侈之風就很難盛行”,⑥而“隨著我們的科學和藝術的日趨完美,我們的心靈便日益腐敗。”⑦
而在雷諾茲看來,“我們無法設想有一種超越自然的美,正如無法設想有一個第六種感官或是有什么優美是在人心界限以內產生的。最不哲學的莫過于這樣一種假設:說我們可以設想有一種美或優異品質是在自然之外或自然之上的,自然是,而且必須是,我們的一切觀念所出的自源頭”⑧——對于自然是美的觀念源點。可以看出,其將自然看作一切觀點的源頭,進而在《演講錄》中提出趣味規則是在自然基礎上成立的。畫家的素材來自不朽的自然,而作為藝術典范的自然是普遍化的自然或是從一種宏大角度來看自然——宇宙。指出,“要借助自然來完善自然”⑨這是受到杜弗列諾瓦的《論畫藝》“在無限豐富的自然寶庫中,探求:哪些優美的形式同藝術和古樸的審美趣味是最好的聯姻,——這是繪畫藝術的首要職責”⑩觀點影響的。自然在這里是指形式或抽象的形式概念,亦或是“普遍的觀念”這在雷諾茲的理論中是達到繪畫藝術最終領域藝術的崇高的必經之路。可以說,對于自然的觀察提煉是雷諾茲藝術中的重要一環,而其認為自然中最美的形式也有缺點,“自然展現給我們看的一切事物,如果經過仔細觀察,都會發現毛病和缺點,連最美的形式也會有類似軟弱,纖細,或不完美的東西在內。但這些毛病不是每個眼睛都能察覺到的,要察覺到,就必須有這樣一種眼睛,長久習慣于關照和比較各種形式。由于久經訓練,觀察到一套同類事物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才獲得一種能力去辨認其中每一事物所缺乏的東西。”
總結
當18世紀的法國科學和藝術大步前進、日益繁榮的時候,盧梭卻公然大唱反調,對科學和藝術持否定態度,但人們陶醉于科學和藝術的興盛時,他大聲疾呼提醒人們。盧梭主張的是一種回歸到純樸、真實的自然狀態,同時認為情感是人類最自然的表達。這樣的主張就藝術而言我們可以發現是針對當時為貴族服務的精致、繁縟、奢華的洛可可藝術,在這樣的主張下,一種與洛可可相對的藝術逐步發展,他們通過藝術對人進行道德教育、歌頌自然、推崇純真的情感表達。賀加斯、雷諾茲的藝術無疑成為這一時期英國繪畫中“自然”風格的象征。
參考文獻:
[1] (法)盧梭著.李平漚譯.論科學與藝術發的復興是否有助于使風俗日趨純樸,商務印書館.2012.①12, ②14, ③14, ⑥28,⑦14,
[2] 弗雷德€Y尶死啄?克里斯汀€Y屄礱籽?編著 李建群等譯.加德納藝術通史, 湖南美術出版.2013.④649
[3] 盧梭著.李瑜青主編.盧梭哲理美文集 安徽文藝出版社, 1997⑤162
[4] 范明生著.十七十八世紀美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3.⑧305,⑨306,⑩306.
[5] 北京大學哲學系美學教研室編.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商務印書館.198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