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時代農村經濟轉型發展
一、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
(一)農村經濟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三農問題一直備受國家、社會的關注,農村經濟狀況在逐步改善,然而由于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等方面的限制,農村經濟和城鎮經濟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農村經濟面臨著眾多問題
①經營規模小,難以吸引勞動力、擴大生產和采用先進農業技術;
②農村基礎設施相對薄弱,雖然農村基礎建設一直在加大扶持力度,但歷史遺留問題過多,大部分中國農村仍然面臨著基礎設施差、交通不便、信息流通困難等眾多問題,普通農戶的農副產品較難銷售到除近鄰外的其他區域,同時由于部分農產品(蔬果等)保存困難,導致農村經濟發展緩慢;
③農民增收渠道狹窄,大部分農村經濟結構單一、缺乏市場經濟意識,對農產品收獲大多仍舊采用家庭式經營性銷售模式,工資性收入很低。
(二)電子商務時代
電子商務即通過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的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商務活動,包括生產、銷售、物流等所有基于電子信息技術進行的活動。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不斷深化和政府的扶持,電子商務迎來了新的蓬勃發展的時代,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提供的《2014(上)中國電子商務市場數據監測報告》,截止到2014年6月,我國電子商務涉及相關用戶達到3.5億人,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5.85萬億元。我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在《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規劃》明確指出要積極發展農業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流通體系的建立與發展,拓寬農產品渠道,鼓勵建立以B2C為模式將農產品與連鎖超市掛鉤,推動農業電子商務平臺的構建,農村經濟的轉型正在悄然進行。
(三)電子商務時代下的農村經濟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互聯網和電子商務也漸漸進入了農村生活,開始改變農村原本的生產經營方式。在國家的鼓勵下,農村經濟開始嘗試和電子商務相結合進行轉型。
1.電子商務時代下農村經濟轉型勢在必行。在全球范圍內,農村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大趨勢,不僅農產品的銷售可以通過電子商務來實現,農產品生產、病蟲害防治技術、農用生產資料供給等都可以通過電子商務渠道進行,國外的成功案例為我國農村經濟的轉型提供了全面的指導和借鑒;②農業生產的分散性和農產品的區域性、低值、易腐、沒有準確標準等因素使農產品交易成本高、供需鏈條斷裂大大地制約了農產品生產產業化、流通現代化、市場的輻射區域。而電子商務的特點在于實時、高效,減少了時間空間上的成本,能夠形成以信息流為核心,資金流、物流、商品流、信息流相結合的農村電子商務流通流,恰恰彌補了農業經濟中的多方面困難。當電子商務與農村經濟相結合,能夠幫助農民了解市場信息、便于農產品的出售,解決了“小農戶、大市場”的難題,擴大了農民的收入渠道;③農村電子商務的興起將會打破農村信息資源共享壁壘,有利于實現農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合理調節生產與市場之間的矛盾,通過供求雙方及時便捷的溝通,農業生產者能夠及時掌握農產品市場信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農產品生產,降低生產風險、提高經濟效益;④農業部公布的資料顯示,截止“十一五”,我國涉農網站達31000多家,根據阿里研究院2014年公布的《農村電子商務消費報告(2014)》,預計全國農村網購市場規模2014年底將達到1800億元人民幣。以淘寶網購數據為例,其農村消費在2014年第一季度達到了9.11%,遠遠超過了2012年第二季度的7.11%。
2.國內農村電子商務成功案例。著名的“沙集模式”來自江蘇省沙集縣,早在2006年的時候,大學生孫寒返鄉后和朋友嘗試在淘寶開店,后來開始自產自銷拼裝家具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帶動周圍鄉親一起加入。幾年內,“沙集模式”農村電子商務逐漸穩定,具有極高的可復制性,不斷地帶動周邊農民,形成了新的產業形態,推動當地農村經濟的轉型。沙集農村電子商務以生產和銷售拼裝家具為主。2010年底年銷售額達到了3億多元,在2011年就超過5億元。截止2012年上6月,當地有網店超過3000家?!吧臣J健睅赢數丶揖吲渌?、原材料加工制造、配件加工制造等眾多相關產業,為當地的經濟社會轉型做出了巨大貢獻,當地居民也習慣了不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業作息,而是更加貼合電子商務中消費作息,新的收入渠道為當地村民帶來了更加穩定祥和的生活?!吧臣J健钡某晒Ω叨雀爬爽F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的蓬勃生機,除此之外農產品的B2C模式同樣是農產品生產和電子商務的有效結合,剔除了中間環節的交易成本,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更為低廉的售價,可以便捷地購買到新鮮的送貨上門的農產品,具有更好的信譽度和售后服務保障。A2B模式則是根據農產品的分散性,以區域為單位匯聚所在區域的農產品信息,以期貨或現貨的形式由經紀人進行網上銷售,建立虛擬的專業市場與現實市場交相呼應。電子商務時代農村經濟的轉型不可避免,總結而言就是
①電子商務改變了農村經濟結構,解決了“小農戶、大市場”的矛盾,使農戶和買方擁有平等的信息;
②農村電子商務具有蓬勃的生機,電子商務讓越來越多的農村網商可以擺脫時間空間的限制進行交易,具有極高的交易自由,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到這個行列中;
③電子商務改變著農村經濟社會的傳統思想,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先進性啟發農戶用智慧構建新農村,以信息化擴大收入渠道,是對農村經濟社會從思想觀念上的根本改變。
二、電商時代農村經濟轉型任重道遠
(一)農村電子商務存在諸多問題
盡管國家大力扶持農村電子商務、農村經濟向電子商務轉型勢在必行,盡管農村電子商務的成功案例越來越多,甚至在一些村鎮電子商務已經得到了高度的普及,但數據顯示對于大部分中國農村而言,還沒有達到星火燎原的程度,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1.農村對電子商務發展認識不足。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遭遇的首要問題就是農村對其發展認識不足,及時是信息時代互聯網已經普及,但對于大多數農村居民來說電子商務甚至互聯網還是一個模糊、不甚了解的事物,不能清晰透徹地理解電子商務的內容,受傳統思想的束縛,沒有信心也不愿意涉足電子商務領域,這使得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收到了極大的限制。
2.農村電子商務基礎設施落后。我國農村的互聯網并沒得到高度的普及,信息化電子設備、網絡通訊設施、通訊速度仍然有巨大的缺失,尚且不能達到現階段電子商務對信息化基礎設施的要求。同時在軟件方面,農村缺少信息化人才、缺少優秀的電子商務工作人員,這大大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和使用。
3.農業物流體系不完善。物流作為電子商務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決定著電子商務能否平穩高效地普及和發展,然而對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而言,農村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偏遠地區,交通運輸較為落后,甚至被排斥在配送范圍之外,即使農村想發展電子商務卻無法實現基本的交通物流,再加上該領域缺乏專業的農業物流公司,農產品又具有易腐的特性,這使得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了不利的影響。
(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的對策
1.加強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普及。電子商務的主要運用場所在互聯網,要想在農村發展電子商務達到電商時代農村經濟的轉型,必須要改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地區信息化的普及程度,組織建立農業行業和農產品專業網站,建立大型的綜合性電子商務網站引導農民使用互聯網、參與電子商務活動。
2.加強農村地區電子商務引導。電子商務的在農村的普及受到傳統思想的限制,政府應做好宏觀調控的作用,由政府牽頭帶領農村企業進入電子商務市場,讓農民能夠感受到新的模式能夠擴大收入渠道,改善生活。為農村地區培養熟悉農村特點的“接地氣”的留得住的電子商務人才,支持本地從事電子商務的農民到淘寶大學等培訓機構學習。
3.完善農業物流體系。農產品的銷售是農產品市場的主要競爭手段,而農產品的配送則是銷售的關鍵,農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單位小,易腐、易變質、難包裝,配送過程配送時間長、成本高、效率低。所以專業的農業物流體系的建立顯得尤為重要,建立適合農產品運輸的物流方式,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改善農產品在配送中存在的諸多弊端,實現農產品的快速配送,優化流資源配置,降低配送成本,提高農產品電子商務效益。
作者:郝丹煬 單位:河南大學經濟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www.cssfps.cn/qkh/6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