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摘 要:在當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的產業化是一種必然趨勢。然而,要使中國體育盡快的市場化、產業化,就必須提高體育賽事的觀賞性,這不僅是“體育”回歸本源的需要,也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體育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就必須從觀眾的需求出發,把體育比賽與現代媒體結合起來,注重對賽事的“包裝”。對那些老化的體育項目進行大膽的改造和“嫁接”,使之煥發出新的青春活力。
關鍵詞:體育賽事;觀賞性;體育產業化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給包括體育產業在內的企業帶來了發展的機遇,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優勝劣汰、適者生存”是擺在人們面前殘酷的現實。任何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都要接受市場的嚴格檢驗。以“休閑娛樂”為主要功能的“體育”不僅擔負著增強人民體質的責任,而且具備著文化娛樂的功能。所以,在體育市場化的進程中,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全方位、多角度的挖掘體育市場的潛力。已經成為體育從業人員、體育主管部門和體育愛好者的共識。
一、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是市場經濟條件體育產業生存和發展的客觀要求
1.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是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資源配置的要求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召開,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標志著我國經歷了40多年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整個社會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是按行政命令,通過指標的分解、調撥、由政府來配置的,社會經濟生活的運行和發展是按預先編制好的一個計劃來實施的。這種高度集中的體制,在建國初期曾發揮過積極作用,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它越來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桎梏。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軌跡也是如此,建國初期,我們照搬了蘇聯模式,“全民辦體育”、“政府辦體育”,使我國無論在體育的普及方面,還是國際大賽上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但在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這種運作機制,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因為,市場經濟是把市場作為資源配置的基礎和主要手段的經濟運行模式。在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再靠行政命令手段,顯然已行不通了。
2. 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是消費者對體育賽事的基本訴求
改革開放之前,我國一直是一種“短缺經濟”,企業生產么,生產多少,都按計劃指標執行,無需考慮產品的銷售問題。文化生活的匱乏,使人們沒有選擇的余地。但今非夕比,“短缺經濟”早已被“過剩的經濟”所代替。在今天,人們不僅可以盡情選擇自己所需要的產品,還可以選擇自己所喜歡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更多的選擇機會,使消費者變得“挑剔”起來,“顧客就是上帝”這條夕日掛在墻上的標語,如今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宗旨。
從市場經濟的特征來看,市場經濟本身具有:自主性、盈利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的特點,而過去那種“舉國體制”的體育模式,同市場經濟的特征是格格不入的。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面前也站不住腳。體育事業面臨的競爭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同一項目的競爭,二是各體育項目之間的競爭,三是體育同其他行業的競爭。這種競爭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間接的。因為人們用于休閑、娛樂的閑暇時間是有限的,人們除了購買必要的生活、學習資料之外,能夠自由支配的支付能力也是有限的,如人們將有限的資金用于其他娛樂或購買其他商品,就勢必擠占用于體育方面的銷費。所以,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不僅是活躍人民文化生活的使然,而且也是體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一種自身生存需要。只有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去欣賞和參與,才能引導企業及全社會來投資辦體育,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3.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是市場經濟功能的體現
市場經濟這種體制本身就是優化資源配置,調節市場供求,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它用一雙看不見的手來進行市場調節,發揮著較強的約束和激勵功能。體育事業要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良性發展,就必須走出計劃經濟的樊籬,順應時代潮流,勇敢地面對市場,進行自我調整,自我發展。要靠一雙看得見的手——政府,和一雙看不見的手——市場來調節,使各種資源得到合理的配置。
二、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就必須大膽吸取中外成功的先進經驗
1.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首先要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同志依據馬克思主義的發展論和實事求是的原則以及我國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既繼承了前人經驗,又突破了陳規,創造性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使我國的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經濟建設迅猛開展。但在體育界,思想解放的程度遠遠跟不上改革形勢的發展,“舉國體制”在一些人的頭腦里根深蒂固。如對美國的職業拳擊,我們就有不少人認為它粗俗、野蠻,充滿血腥和暴力,我們個別體育官員曾發下豪誓,“我國決不搞職業拳擊”,似乎這才堅持了社會主義。然而,職業拳擊卻發展的如火如茶,特別是近年來亞洲拳手的崛起,可謂風光無限。一批電視節目如“武林風”“武林大會”和“中國散打王”的賽事轉播,使得收視率節節攀高,對體育運動起到了極強的推動作用。
2.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必須要從觀眾的需求出發
在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繼續堅持陳腐的觀念,只能把體育推向死胡同。體育市場化,首先要有更多的觀眾。而觀眾又有著自己選擇的權利。要吸引觀眾,就必須提高比賽的觀賞性,就要從觀眾的需求出發,根據觀眾的心里和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來對各種賽事進行精心策劃。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注重對體育、文化藝術的消費,這就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但長期以來,我們的體育比賽,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不能很好地去吸引觀眾。所以,要提高體育比賽的觀賞性,必須要在感官刺激、美的享受和幽默滑稽三個方面下功夫。所謂感官刺激,就是增加體育比賽的對抗性和激烈程度。如美國的職業拳擊之所以擁有眾多的觀眾,就是因為它能夠給人以強烈的感官刺激,使人在心里上產生強烈的震撼。美的享受主要是指美好的音樂旋律和美的形體動作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給人以舒展、暢想和陶醉,如花樣游泳、體操和花樣滑冰等。幽默滑稽能使人輕松愉快,開懷大笑,徹底放松自己,如馬戲團的小丑就擁有眾多的女性觀眾和少年兒童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