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強實訓環節,設計確實可行的實訓計劃
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通過幾個設計項目進行整合,在完成每個項目的過程中,學習設計的相關內容,如把餐飲空間設計課程選擇了五個項目內容進行試訓,項目一是餐飲空間的功能分區,項目二是餐廳空間的設備布置,項目三是現代餐飲空間的藝術設計,項目四是中式餐飲空間的藝術設計,項目五是西式餐飲空間的藝術設計。前兩個項目為一部分工作內容,主要是對餐飲空間進行平面功能布局及設備布置的設計,這部分的工作內容是設計的基礎,也是關乎酒店宏觀定位設計的關鍵。
另一部分是后三個項目設計,是對餐飲空間進行空間的藝術設計的工作內容。藝術設計是餐飲空間設計的主要內容,它具有很直觀和設計的表面效果。通常是甲方最為關注的方面。除此之外,還要進行輔助環節工作內容安排,如排版和設計說明等方面的實訓等。通過五個項目為主線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實踐,使學生在設計實踐中遇到問題解決問題學習相關知識,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環節,使設計理論不再是高深的知識,而是設計的指南。
為了使設計項目實訓工作過程進行的具體深入,我們編制了《實訓教學引導書》,通過實訓引導任務書把項目設計工作過程進行分解,把工作過程的相關內容進行系統的明確和提示。如:首先進行設計項目的相關文件提示,即項目導入,它包括設計任務書、設計的相關資料、實訓目標。然后,是把工作項目分解為具體的實訓任務,如把項目一餐飲空間的功能分區分解為任務一平面功能分區設計手繪草圖,任務二平面功能分區電腦繪圖。再有就是在開展任務前進行實訓基礎訓練,即完成任務的相關理論思考,把工作設計的內容涉及到的知識點通過思考題的形式提出并進行內容提示,學生通過思考、閱讀、討論、交流等形式了解相關知識點。
根據課程性質,通過與企業合作課題,使學生能把學到的專業知識運用于設計實踐,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實訓內容不固定,一般為校企合作的課題,根據不同的合作企業選擇不同的課題內容;組織形式是以工作室的實訓為主,專業教師主控實訓過程,而企業輔助實訓為副,企業的設計部門參與階段性指導;實訓方式則以組建小組實訓為主,以小組形成的團隊實訓方式打破了以往的個體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團隊學習的過程中學會溝通協作,互相學習和啟發,達到目標一致,知識共享的境界。
二、實訓課程的實訓環節設計
每一個任務的完成都要有明確的步驟和要求,如實訓基礎訓練就是解決設計理論在設計實踐中運用的問題,如項目一餐飲空間的功能分區的實訓基礎,訓練部分提出了如下設計思考的問題:1.酒店的設計定位如何確定?2.酒店定位的內容?3.酒店的經營和管理與酒店設計的聯系?4.酒店設計應滿足客人的什么需求?5.酒店定位的方法與步驟?6.酒店設計餐飲服務是怎樣的?7.酒店設計空間序列是怎樣的?8.餐飲空間的總體布局的要求?9功能分區的原則?10餐飲空間動線設計的原則?11.餐廳動線安排要考慮的問題?12餐廳與廚房的距離是怎樣確定的?13如何考慮衛生與安全設施?14.商業餐飲的面積指標是怎樣確定的?15商業餐飲空間的常用尺寸是多少?等思考的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設計,同時通過教材及相關資料學習理論知識,通過教師的引導提示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設計實訓把理論的學習和實際的工作有機的結合起來,學生通過設計實踐掌握了學習方法和工作方法,這一點非常重要。
接下來就是具體任務的開展,首先是實訓的準備與要求,然后是實訓內容,如任務一中,1設計餐飲空間服務的內容,2設計餐飲服務空間的位置,確定餐飲服務空間的尺寸。通過以上內容的設計,完成功能分區的設計內容,通過手繪和CAD電腦繪圖,完成工作任務。然后是考核的內容,通過細分工作任務,明確了工作內容和環節,考核內容具體,有利于學生的操作和設計技能的掌握。同時由于細分工作環節,很容易發現學生的設計問題,便于引導和解決實訓問題。
實訓課程與一般的課堂教學相比有其自身的獨特性,主要是把課堂教學與企業的工作過程相結合,形成課堂教學的全方位轉化,企業工作內容作延伸到課堂??梢宰寣W生充分體驗到項目的真實性,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了解到企業對設計和制作方面的各種要求,增強了學生與企業設計師之間的交流,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指導設計是由教師為主導,企業設計師代表為輔共同完成,教師的主導可以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來協調設計過程中學生遇到的不同問題,而企業設計師代表的參與能夠增加設計項目的成熟性。另外,有些企業設計師也是剛畢業不久的新手,他們的職場現身說法對學生的觸動很大,有利于學生對企業要求的準確理解。綜合評價必須符合企業與市場的需要,對設計師作品的最終評價,是為了增加項目真實性,評價的標準可以完全根據行業標準和企業與市場的要求進行,這樣可以在學生和企業之間進行更加廣泛自由的交流,從而使學生對自身設計作品的設計深度產生更多的思考。
三、實訓課程教學的再思考
對實訓課程的教學實踐和對實訓課程的教學的認識和思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實踐探索的過程,要針對學生的基本素質,學生的就業的崗位要求確定實訓內容,還要在項目的選擇、實訓環節中的“教與學”,以及與企業合作的方式等反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項目的選擇
實訓設計項目的選擇是實訓的第一步,選擇的內容可以直接的關系到學生學習掌握的知識點和實訓成果。因此,在設計項目的選擇上應遵循以下兩條原則。首先,設計項目的選擇需要注意與整體的教學計劃相協調,即與專業設計工作能力相符,如果項目內容偏離專業設計工作能力,很難取得良好的實訓效果。另外,根據不同企業的性質選擇更具操作性的項目。比如,餐飲空間設計課程中項目一,餐飲空間的功能分區,選擇了黑龍江樂知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一個真實的設計項目,即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場,建筑地點為虹口區溧陽路611號。建成時間為1933年,建筑結構為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要求為俄式烤肉快餐廳方案設計。通過提供設計的相關資料和照片,給學生一次真實的設計實踐機會,學生的興趣被極大地調動起來,這一點充分的說明了正確的項目內容,加上操作性強的項目是實訓效果的保障。其次,項目應選用企業的創新性項目作為實訓的內容,實訓項目選擇既要強調項目的真實性,同時也必須清楚實訓項目的根本是實訓教學,而不能淪為企業的設計生產部門,企業正常的設計工作項目,往往需要按照嚴格的時間進度進行設計推進,這對尚未具備實戰經驗的學生來講并不現實,因此此類項目不宜作為實訓項目。相反那些在時間上相對寬松,但又是企業工作中固定下來的計劃項目更加適合作為實訓項目的選擇內容。
(二)實訓課程中的“教與學”
在項目實訓中教師是實訓的主導,學生是實訓的主體。對教師的要求既要有專業知識的支撐,又要具備來源于設計一線的實踐經驗,這是教授實訓項目設計課程的關鍵。因為,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是應用型學科,藝術設計與制作的手段不斷發展,材料與施工工藝技術不斷更新,如果教師不及時掌握這些實踐性新知識,事必給教學帶來問題,因此,要上好項目實訓課程,教師就應該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做合一》中說的那樣“做先生的,應該一面教一面學……”,做到“學”先于“教”有備而來。就學生的“學”而言,并不是只強調實踐,而要求學生把以掌握的理論知識直接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檢驗學習的效果。
(三)探索與企業合作的方式
校企合作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在設計項目實訓過程中的作用毋庸置疑,根據課程設置的具體要求,積極尋求各類企業的支持與合作。集中型主要在一定的時間段有固定的設計人員。松散型主要是以設計課題立項,時間和人員不限,企業在不影響其生產的條件下大力配合。包括畢業設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和大學生創新項目,或者企業委托開發項目等多種方式。經過多年的合作已經產生了較為顯著的教學成果。
實訓教學是新型的人才培訓機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高職院校有義不容辭的責任,相信在學校、企業、社會的密切配合下,從實訓課程入手建立起院校和企業共同培養人才的機制,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縮小學校和社會對人才培養與需求之間的差距,增強了學生的社會競爭力。
作者:任洪偉 喬橫 劉大欣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