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業課程提前導入
重視圍繞專業發展的需要來設置專業基礎課程。在專業課程初級和高級階段都注重對課程與設計市場的連接,特色課程需要聘請業界資深人士為客座教授進行講座形式的實踐型教學,同時啟發學生主導去進行社會實踐,關注周邊情感事件,樹立起社會責任感和對行業的發展判斷及批評能力,盡可能走向時代和行業發展的前沿。課程設置強調基礎專業知識的牢和創新型專業知識的意,課程結構相互承接,呼應、影響,使每一門課程在學生的知識結構鏈中產生作用,并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掌握學習方法,提升學習境界。
在大學一年級分為兩個專業設計方向(景觀,室內),專業方向與學生的興趣點一致,從入學就決定其發展方向,使基礎階段的學習更好地與專業關聯,有目的性的編排基礎課程,否則課程的設置缺少特點,訓練的指向性不明確,使基礎課程變得空泛無力。
二、課程結構優化
在行業發展日趨成熟,設計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的今天,粗線條的課程結構已不適應今天的設計教學,更專業成為當今設計教學特點。主要的做法是將原主干課的綜合課程分解,增加教學深度,加強單元案例練習,同時配合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增加專業理論課程,使學生具有更好的專業后勁。在規范基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保證教師的個人教學特點,針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課程,注重每個學生的不同素質與特點,注意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自信心,老師之間應相互交流教學計劃并了解課程的具體內容,教案與課件互相交換傳閱,必要時進行集體討論,形成整體的基礎構架。
傳統的各專業課程分開單獨教學的教學方式,往往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也不利于學生的培養,因此,在新的設計基礎教學體系模式中,將相關課程進行整合,形成課程群,教師則相應的形成課程教學組,教學組為全院各專業相關的課程提供教學服務。
三、實踐教學的新思路
通過校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多元化地完善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條件。造型藝術重在個性靈感,個人的天分尤其重要,設計藝術相對更具有可操作性的理性成分,注重設計教學的理性特征,在教學組織,課程要求,課程設置上采取先緊后松的模式,首先必須規范行為方式,養成嚴謹的學習態度,強調扎實功底上的自由個性發揮。
四、設計基礎教學
基礎教學課程的設計是關鍵的一環,必須做到嚴格而科學,充分調動與挖掘學生的潛質,為專業學習做好充分的輔墊。環藝教學是個系統,從二維到三維,從手繪到軟件,基礎理論與設計哲學,在基礎學習階段鼓勵學生自我學習,形成一個大基礎與開放的知識結構。設計基礎教學應與設計基礎理論互動。在目前這種大規模的藝術設計教育格局下,藝術理論有著重要的意義。使我們的學生成為一個有較全面的藝術修養和有品味的人,就算是學生今后不從事具體的設計藝術實踐,也會使其受益終身。更深一層,當代設計藝術與現代藝術密切相關,基礎教學中的許多內容都來源于藝術探索的成果,與美術史設計史等產生必然的聯系,這種相互關聯的學習,能夠促進學生理解能力和認識的深度,進而促進學養的積累與基礎的進步,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另外,設計批評能夠促進學生的審美判斷的形成,培養良好的審美趣味。
五、結語
理論教學教授的更多的是專業理論,而環藝專業則是社會實踐非常強的學科專業,要想培養好環藝專業的學生,必須重創新意識和實踐意識,同時需要提高了他們的專業綜合素養。環藝專業作為一個正在成長,正在完善的專業,走的每一步都是重要的,而在這之前的方向卻一定是要確定的。本項目提出的課程研究與整合,是對本專業的一次深入剖析,為以后的教學提供了理論性的指導和良好的參考。
作者:王佩之 謝青伶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