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賞識教育論文
一、賞識教育的基本理論
賞識教育不是盲目表揚,更不是驕縱。在實踐中要明確區分和界定賞識和無原則表揚、虛假表揚、甚至驕縱之間的區別。賞識是在平等和理解基礎上的信任和欣賞,對教育對象所發出的肯定和贊美是發自內心,其目的是讓受眾得到自我的肯定和認可。如果是單純地為表揚而表揚或者是言不由衷的虛假肯定或認可就起不到賞識教育的目的,可能會適得其反使學生對老師產生誤解和隔閡。
賞識教育更不是驕縱,賞識發自內心的肯定或認可,是激發學生自信心的手段,而不是一味地表揚,更不會驕縱學生,當發現學生有自滿、驕傲勢頭時不僅不會驕縱,還會通過批評指出學生的錯誤和問題,達到改正的目的。
二、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
1..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之間的關系
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之間的關系不是水與火的關系,它們作為不同的教育理念或教育方法從本質上來講是一致的,它們之間的區別僅僅是具體教育教學方法技巧之間的差異。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以學生作為教育工作的中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進步。挫折教育指的是教師通過適當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和指導。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批評這種較為強烈的方式刺激學生,使他們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痛定思痛,改正錯誤,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和進步;賞識教育通過欣賞和正面的鼓勵引導激發學生的自尊和自我認可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自我認知和自我肯定,激發學生的自我意識。
挫折教育和賞識教育二者之間具有較強的互補性,二者相輔相成,可以交替使用。通常學生面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時,一開始往往會手足無措,在這種情況下老師通過賞識教育,傳遞出信任他們、欣賞他們的信息時可以激發他們解決困難的信心和意志。當通過他們的努力,困難和問題得以解決,那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這種成就和喜悅要比從老師和鼠標中得到現成的答案更加欣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這就是賞識教育的魅力。然而,現代社會在充滿機遇的同時也遍布挑戰,在現實的社會生活中不可能不遇到挫折。
當學生為取得的成功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時候,老師就不能通過賞識達到教育的目的,老師要通過諸如批評等挫折教育的方式來刺激學生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錯誤。
2.賞識教育為主,挫折教育為輔
雖然教無定法,但是作為教師在平時的教育工作中要使用到多種教育方法,多種教育方法如何使用可以考量教師的智慧。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到底適用哪種方法,但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們更愿意得到認可或肯定,如果一味地批評或苛責會使得學生散失信心,自我放逐。
因此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以信任和欣賞為主要手段的賞識教育作為常用手段,而將挫折教育作為非常手段在學生出現特殊的問題或情況時使用。
作者:秦平山 秦春花 趙曉斌 單位:河北科技大學文法學院 武威市涼州區特殊教育學校 石家莊市裕華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