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農村經濟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隊伍不專,責任心不強近幾年來,由于鄉鎮,村班子領導調動頻繁,隨意調換統計人員現象屢見不鮮,況且有些地方根本就沒有專職統計員,多為兼職或代職。致使統計工作延續性受到極大影響。再加上領導不重視、經費緊張,統計人員政治,業務,生活等方面沒人關愛,日久天長,挫傷了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出現了“三分統計、七分評估”,遲報、亂報,甚至不報責任心不強現象。
2、行政干預,數字不實有些地方領導急于出政績,往往干預統計工作,在數據上動腦筋。如農村經濟體系中的農作物產量和農民人均收入統計指標,其作為衡量本區域某一時期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也是各級政府干部升遷、考核的主要指標之一。此類統計,本應遵循農業生產發展規律的波動有升有降的??墒?,通過行政干預后,不管是有自然災害,無自然災害,其數據都是上升的。這些數據不準確,有水分是難免的。
3、經費不足,數據難統計農村經濟統計具有指標多、范圍廣,內容復雜的特點。再加上目前農戶收入來源多,農村人口流動大,農產品銷售門路多等新情況,要做到比較準確的統計,必須有專人負責跑,有足夠經費。由于一些鄉鎮政府未將農村經濟統計經費列入財政預算,上級主管部門也未下撥業務經費,村級更沒有這項經費,因此農村經濟統計抽樣調查基本處于停滯狀態,農村經濟統計專業培訓業務無法開展,基層農經統計人員業務水平不能有效提高,這也直接影響了農村經濟統計數據的準確率與完整性。
二、加強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對策建議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農經數據質量是統計工作的生命線,不僅反映當前當地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形勢,更是政府部門實行科學決策的基礎依據。要求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現實農村經濟情況的數據,并通過統計指標體系來反映這些經濟現象,規模,水平及相關依存關系,從中揭示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對此,農村各級政府領導要有清醒頭腦,要高度重視,要把農業經濟統計工作列入議事日程,采取切實有力措施,在政治、業務和經費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統計部門也要主動出擊,積極爭取政府對農村經濟統計工作的重視和支持,并強化自身,做好本職工作。
2、建立隊伍,提升水平
農村經濟統計工作是政策性強、業務專的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工作,必須建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干的專職隊伍。有了一支隊伍,有關部門要精心培養,不斷提高素質。一是集中培訓。每年集中1-2次培訓;二是以會代訓。利用農經工作會議,統計布置會等邀請專家教授講課;三是提倡自學。鼓勵勤于學習、刻苦鉆研的統計人員,并在本區域內開展評優表彰活動。
3、改革體制,規范制度
隨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統計體制實行,由國家統計系統和部門統計系統共同承擔國家統計任務的雙軌制,越來越顯露出其不適應性。因此需要在統計工作制度及統計監督方面加以改革,以確保統計數據的準確性,時效性,全面性及適應性。從隸屬關系上確保統計主體處于比較超脫、客觀的地位,可以考慮建立國家與地方統計相互支持,相互監督的多主體、多方式公共統計服務供給的社會和市場運行機制。在明確政府基本公共統計服務如事關國計民生統計責任的前提下,通過政府招標采購,委托等形式,完成公共統計服務運行機制。有了良好的統計體制還必須規范農村經濟統計工作制度。一要在建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責任心強的統計隊伍基礎上嚴格執行統計人員持證上崗制度;二要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考核制度,明確獎懲辦法,形成完備的統計調查工作機制。
三、結語
農村經濟統計是黨和政府制定農村各項政策的主要依據,因此需要盡快轉變政府統計工作職能,逐步建立服務型政府統計調查體系,為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優質統計信息。
作者:范明好 單位:蒙城縣范集工業園區經濟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