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森林保護論文
作者:謝振球 董國華 單位:樂安縣林業局
林業結構狀態漸漸趨向優化,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強監督管理漸漸趨向有序,經濟效益曰益提高。但是由于客觀的原因,廣大民眾對于森林保護和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意識還相對淡薄,造成了對森林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加上有的區域過度地追求經濟發展使環境遭到破壞,阻礙了森林保護工作有序開展。在意識到這些問題后,我們從森林保護的現狀以及問題出發,對樂安縣森林保護工作進行簡要分析,希望能加強樂安縣森林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
1樂安縣森林保護工作的現狀
1.1政策和宣傳工作普遍推進為了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樂安縣首先加強對國家政策的宣傳力度,加強對國家《森林法》、《森林法實施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教育,并根據實際情況從宏觀上制訂、完善并貫徹了符合地方實際的林業細則,使森林保護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其次,強化組織管理,統一領導,分級管理,預防為主,常備不懈,以人為本,快速反應;組織體系健全,職責明確,保障充分,制定了反映機動靈活的全縣“森林火災事故應急方案”。再次,在意識上提供廣大民眾對森林保護工作的重視,加強宣傳力度,做好包括學校在內的全民森林防火宣傳,增強各方面領導的重視度,深入森林消防教育,形成一定氛圍;使森林保護工作的重要和緊迫意識深入人心,使消防隱患得到及時的排查和消除。
1.2保護與合理利用納入全面監控首先是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根據政府宏觀規劃和各區域具體情況,制定了相關指導性和指令性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在總體上保證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同時也促進森林保護工作的順利進行。二是加強限額采伐管理,嚴格執行森林采伐限額制度,防止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而進行的森林大面積的人為破壞。三是通過各種經營模式與實體相結合等途徑,開展大面積的封山育林和荒山造林,加強林業經濟的合理發展。
2現階段樂安縣森林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2.1木材砍伐量與商品材生產失控雖然各鄉鎮都制訂了相關的森林采伐限額制度和規劃,但是由于廣大林農在經濟利益的誘導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尤其在年度采伐計劃總量和按采伐類型、消耗結構的分項限額上,突破、挪用、擠占的現象時有發生,其原因是各級分管人員業務、政策、廉政等方面的素質較低所致。目前,樂安縣林業商品材生產總量的控制實行在采伐林木蓄積和木材產量雙控制的基礎上計劃管理,嚴禁超木材生產計劃生產商品材。由于上級木材生產計劃下達經常會出現滯屆的現象,計劃與實際情況存在一定的差距。
2.2變相使用采伐限額。濫用擇伐手段由于鄉鎮行政監管部足,部分鄉鎮由于天然林采伐限額相對不足,為了考慮眼前利益,用虛增人工林采伐限額的辦法來填補天然林采伐限額的不足,從而致使大片天然林橫遭滅頂之災。一些林區、林農借中幼林林木較多的復層異齡林實行擇伐的機會,進行超面積、超強度、超齡級采伐,從而使擇伐計劃失控。
2.3作業設計無法反映伐區真實情況。伐中檢查、伐后驗收制度執行不嚴。由于少數采伐作業設計單位和設計人員工作缺乏認真嚴肅的態度,對伐區欠缺規劃。在對現場缺乏深入了解的情況下,不根據地方實際情況進行詳細準確的伐區設計,使作業設計不能真實反映伐區的實際情況。
3加強森林保護工作的對策及措施
3.1加強宣傳教育,提高民眾森林保護意識森林的破壞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因此,我們要在意識上重視森林保護工作的宣傳和教育,提高民眾的森林保護工作意識,特別是防火意識。因為火災是森林保護工作的最大克星,一點火星可能會造成一場森林大火,將幾十年的造林、護林成果瞬間化為灰燼。森林防火重于一切。因此,加強將森林消防宣傳工作,以杜絕人為的森林破壞。
3.2鼓勵竹木產業深加工,抑制資源過度消耗政府要采取適當的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等方法,鼓勵和刺激木竹產業走精、深加工之路,盡量延長產業鏈,提高資源的附加值,降低資源消耗。一是支持現有企業在原有基礎上有效延長產業鏈,或變粗加工為精深加工;二是大力支持資源綜合利用度高的規模型企業穩定生產。適當調高原木、原竹、竹木半成品的出運征收門檻,以抑制資源過度消耗。
3.3加大林業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林業行政執法水平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完善執法體制,強化林業行政執法和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加強執法隊伍的交通、通訊建設,提高林業行政執法能力和行政執法水平。嚴力打擊毀林犯罪行為,根據道路網建設發展變化情況,結合重點林業建設工程的實施,對重點林區建設臨時木材檢查站和進行必要的通訊網絡建設,形成木材運輸過程的網絡化體系。1)加強林業法制建設,促進林業法制建設,落實建設現代林業的法律法規。林業建設是一項意義深遠的事業。因而,必須落實國家《森林法》、《物權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范林業建設管理規范和保障。通過這些規范,把林業的建設和管理納入法制軌道,做到有法可依,違法必究,確保現代林業建設有序進行,順利實施,達到預期的目標。2)嚴肅政策法紀,實施規范化監管。組織涉林部門和單位人員定期進行政策法紀教育和勤政廉政教育,通過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人員素質,同時應該利用行政法規手段,規范林業行政執法行為,落實和完善執法責任考評考核制度,獎罰分明。3)嚴格實施林業行政許可。對省政府已經確認的林業行政許可項目和行政許可審批項目,以多種方式進行社會公示,強化對林業依法行政的監督。除了抓好內部監督外,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媒體和網絡等公共渠道,及時公布林業法律法規、行政許可、代繳收費和其它行政管理的相關內容,接受社會監督。重視各級人大、政協對林業行政的監督,對人大建議、政協提案及時辦理落實。進一步暢通群眾來信來訪渠道,落實信訪件限期辦理制度,對林業行政過程中的偏差和失誤及時進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