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根據在國內某電廠監理經驗而寫,適用于施工單位自建大型攪拌站管理。
關鍵詞:攪拌站 質量控制 監理 模塊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power plant in a domestic experience and supervision to write, applicable to the construction unit of the station from large management.
Keywords: mixing quality control supervision module
中圖分類號:U41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適用標準規范
——《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50319-2000)
——《核電廠建設工程監理規范》(GB/T50522-2009)
——《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范》(HAF003)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1)
——《預拌混凝土》(GB14902-2003)
——《混凝土攪拌機性能試驗方法》(GBT4477-1995)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2 適用的管理程序
——質量保證大綱
——對攪拌站管理程序
——工程現場重大事項報告管理辦法
——工程突發質量事件管理
——工程材料進場驗收管理程序
3 崗位職責分工
1、土建部負責人(亦為主管副總監或土建部主任擔任):負責監理與外部單位的協調工作,負責內部人員監督管理工作。
2、 攪拌站專業負責人:具體負責攪拌站材料驗收、重要部位及較大方量混凝土生產過程旁站,負責攪拌站計量器具的月度自校、年度標定、清罐見證,負責重要部位開盤鑒定簽署、配合比審批及臺賬統計。
4 監理工作標準流程、各步驟技術要求/檢查見證內容/需要產生的記錄
4.1 攪拌機性能檢測
——攪拌機在正常生產后應進行一次攪拌機性能檢測。攪拌機的攪拌性能以混凝土拌合物的勻質性來評定。即以同一罐不同部位的混凝土拌合物中砂漿容重的相對誤差及單位體積混凝土拌合物粗骨料重量的相對誤差作為評定指標。
4.2 攪拌站原材料驗收
——按照《工程材料進場驗收管理程序》對每批混凝土使用原材料見證取樣、送檢。并對材料復檢報告審查、批復。
——對不合格材料,見證材料隔離、標識及退場處理,保證工程實體使用的材料都是合格產品。
——對驗收的原材料建立臺賬,臺賬不限于:材料名稱、品種規格、工程名稱、資料編號等。
——檢查原材料標識情況。不定期抽查原材料標識情況,保證標識內容(材料名稱、批號、數量)與儲存材料一致。
——見證原材料儲存罐清罐情況(如水泥),并審查清罐記錄。
4.3重要部位及較大方量混凝土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4.3.1混凝土開盤前核對施工單位報送的《混凝土開盤前質量控制驗證記錄表》,需要核對的具體內容如下:
——審查表中澆筑部位、配合比、所用原材料是否符合設計及已批復的配合比報告要求。
——原材料是否已驗收合格及材料驗收單編號與材料批號是否對應一致。
核實無誤后確認簽字。
4.3.2 攪拌機計算機數據輸入檢查
——攜帶監理公司批準的擬澆筑部位用混凝土配合比報告到攪拌站控制室,核對計算機輸入的混凝土配合比是否與配合比通知單、設計要求配合比以及監理公司批準的配合比相一致。
——對照《混凝土開盤前質量控制驗證記錄表》檢查實際所用原材料是否與表中所列一致(包括材料儲量和材料儲存位置),并計算材料儲量是否滿足本次澆注。
——檢查攪拌機組運轉是否正常,保證每盤中各種原材料的稱量在允許誤差范圍內。
4.3.3 坍落度、溫度、試塊留置
——第一罐混凝土出機后,參加開盤鑒定,參加單位應有施工單位、攪拌站試驗室、監理公司。在各方見證下對第一罐混凝土的坍落度、出機溫度(針對有入模溫度要求的混凝土)及和易性等各項性能進行檢測。如不符合要求,應要求攪拌站試驗部門進行適當調整,直至各項指標均符合要求后方可繼續生產。
——檢查攪拌站是否按要求對各骨料(5-16mm碎石、16-31.5mm碎石、中砂)含水率進行了測定,每一工作班不得少于一次,當骨料含水率有顯著變化時,應增加測定次數,并要求攪拌站依據檢測結果及時進行調整施工配合比。
4.3.5 運輸過程控制
——檢測混凝土罐車性能:混凝土罐車必須備有雙速攪拌筒,一種速度用于攪拌,一種速度用于拌合。
——混凝土罐車應按照方案中劃定的線路到達現場和返回攪拌站,確保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澆筑點,監理人員應嚴格控制混凝土攪拌至澆筑時間間隔。
——當運輸過程中出現離析或使用外加劑進行調整時,攪拌運輸車應進行快速攪拌,攪拌時間應不小于120S。
——嚴禁在混凝土罐車運輸及卸料過程中向罐體內加水。
4.4 月度自校、年度標定
——所有從事混凝土校核(檢驗)試驗和質量控制人員,必須經過國家相關主管部門的培訓,合格并取得相應的資質證書或上崗證后,方可上崗。檢驗用儀器設備和材料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規范中的要求,檢驗儀器設備應定期進行計量檢定或校核,確認合格后方可使用。
——每月見證攪拌機組計量系統自校(包括:粉煤灰秤、水秤、水泥秤、添加劑秤)過程。校準重量應由低向高逐級遞增,超過原材料在實際使用(可統計已審批配合比中原材料使用最大重量)中的最大重量,然后再逐級遞減。確保自校過程中計量系統在規范要求的偏差范圍內。
——每3個月見證粗、細骨料計量系統自校過程。校準重量應由低向高逐級遞增,超過原材料在實際使用(可統計已審批配合比中原材料使用最大重量)中的最大重量,然后再逐級遞減。確保自校過程中計量系統在規范要求的偏差范圍內。
——每年見證檢測單位對攪拌站計量系統標定情況。
4.5 配合比審批、統計、推演見證
——審批上報配合比。
——統計已批復配合比,并建立臺賬。臺賬中應注明配合比編號、強度標號、使用部位、配合比使用狀態(報廢、停止使用、正在使用)、配合比中原材料品種規格及配比重量。
——重要、特殊配合比推演過程見證(不限于:重混凝土、大流動度混凝土)。應對上述配合比試配過程跟蹤、檢查,確保試配過程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及其他規范要求進行。
4.6 重要部位較大大方量混凝土澆筑前攪拌站先決條件檢查
——檢查混凝土進場原材料的質量驗收及儲存情況,在原材料驗收中除對現行規范規定的常規技術性能指標進行檢查外,還應對設計規定的技術性能指標進行檢查, 檢查混凝土澆筑所用各種骨料儲備及降溫措施(如有入模溫度要求)的落實情況。
——檢查混凝土配合比報告的批準情況,混凝土配合比除滿足設計規定的強度等級、抗滲等級的基本性能要求外,還應滿足設計規定的其他技術要求,如外加劑種類及用量、水泥種類、標號及用量、水灰比、粉煤灰替代率、骨料最大粒徑以及骨料級配、混凝土內氯離子含量、混凝土限制膨脹率、限制干縮率等具體技術要求,同時混凝土骨料最大粒徑、拌和物塌落度應與混凝土澆筑部位的構件外形體積以及鋼筋密集程度相匹配,當設計對塌落度和最大粒徑有具體要求時,所用配合比應符合該要求。
——檢查攪拌機組及測溫設備的計量標定情況,確保所用設備均處在標定有效期內,并要求攪拌站對攪拌機組計量設備進行一次全面自檢,確保計量儀器精度。
——檢查特殊工種人員(如試驗室試驗人員,各種設備操作、駕駛人員)的資質情況。
——檢查冷水機組是否提前開啟,運轉是否正常,能夠不間斷提供滿足本次混凝土生產(正常生產混凝土入模溫度不能滿足設計要求時,開啟冷水機組)所需的用水量。
——檢查制冰設備內冰屑是否已儲備且制冰設備是否運轉正常,確保能夠不間斷提供滿足本次混凝土生產(在開啟冷水機組后仍不能滿足混凝土入模溫度要求時,開啟制冰機組)所需冰屑。
——檢查各種應急措施的落實情況,包括攪拌機組設備故障、混凝土罐車故障、停水、停電、泵送設備故障、突然降雨等應急情況下的處理措施及物資準備是否到位。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