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采用問卷調查、測試等研究方法,結合冰球運動項目的特點對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相關指標做出客觀的評價,建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與診斷方法體系,進一步針對個體的體能情況進行診斷,使女子冰球運動員的體能訓練進一步的系統化、規范化和科學化。研究得出: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評價指標中多數指標值相對較低;運動員體能存在個體差異較大的現象,特別是形態指標的克托萊指數,機能指標的心率、肺活量/體重,素質指標中的下肢爆發力、有氧耐力、反應能力、平衡與協調能力等指標與峰值的差距平均數較大。
關鍵詞:女子冰球;體能;評價;診斷
《田徑》(月刊)創刊于1981年,是由中國田徑協會;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主辦。體育刊物,主要介紹田徑運動知識,報道重要比賽活動。
體能是指人體通過先天遺傳和后天訓練獲得的在形態結構方而,在功能和調節方面及其在物質能量的貯存和轉移方面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以及與外界環境結合所表現出來的綜合運動能力[1]。體能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狀態水平發揮的基礎,沒有突出的體能其競技能力的水平難以提高[2]。目前,國內涌現出諸多體能訓練方面的專家,都提出要把體能作為競技體育提升的基礎,是比賽取得勝利的決定性因素[3]。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女子冰球技術同男子一樣,具有多元、對稱和組合變異的特點[4],在滑行速度、射球力量、身體接觸、射球力量等指標上都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但教練員在體能訓練中的監控及訓練后恢復還未得到很好重視,整體的體能水平還有待提升[5]。
國內很多學者針對運動員運動損傷、賽前心理調整、比賽中的表現、對抗訓練方法以及影響中國女子冰球發展的問題等方面都進行過較為深入的研究。而在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評價體系和診斷方法的相關研究較少,運動員的選材面小,難以形成競爭機制等。本研究著重針對國家現役一線和二線優秀運動員的體能情況進行分析探討,為提升我國優秀女子冰球隊整體體能水平以及備戰2022年北京冬奧會以借鑒和參考,希望我國女子冰球隊能實現突破,再創佳績。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我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與診斷方法。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設計中國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的初選指標,建立指標體系后進行專家問卷調查。經專家篩選,最終確定若干項有效指標作為評價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的復選指標,并進行測試。
1.2.2 測試法
測試對象:中國國家女子冰球隊運動員23人(國家級運動員等級水平)及國家二線隊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23人(國家級一級運動員及以上等級水平)。
測試指標:克拖萊指數、臂展/身高、胸圍/身高、30s平均無氧功、心率、肺活量/體重、30m滑行、5×54m折返滑行、立定三級跳、陸上綜合測試。
測試方法:在選定測試地點和測試人員基礎上進行多輪測試。其中身體形態和運動素質測試在教練員協助下按常規測試程序進行,身體功能指標在隊醫協助下進行取樣和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針對測試獲得的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隊運動員專項體能各指標和數據利用SPSS12.0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構建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指標體系
2.1.1 確定評價指標體系與各級指標權重
首先,根據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的特征,確定3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和85項三級指標,構成我國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測試的初選指標體系。然后,采用特爾斐法[6]對國內外15 位資深專家進行咨詢,使用五級評分法對所列出的所有指標進行賦值,并篩選出平均分值≥4 的三級指標36項,同時確定一級指標的權重。最后,按一級指標進行分類,使用主成分分析法進行統計優化,統計各類指標主成分分析的KMO值在0.7 以上指標10項,并根據各主成分的貢獻率,計算出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的權重。因此,確立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指標體系和權重表(見表1)。
2.1.2 構建體能結構模型
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結構模型是用來評價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的基本條件,也是對優秀運動員體能情況總體特征的描述[7]。本研究是以同質樣本中正態分布范圍處于較高水平的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群體為對象而建立的模型,完全達到了建立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結構的理想模型(見表2)。
2.2 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評價方法
本研究采用綜合評分標準及評價[8]和等級評價法(分為單項等級評價和綜合等級評價)對我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建立是以備戰2014年索契冬奧會的23名國家隊女子冰球運動員和現役23名國家女子冰球隊運動員的數據樣本進行構建。
綜合評分標準是對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水平等級的綜合評價,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升已經建立的各單項評分標準的價值[9]。對運動員的體能進行綜合評價是在單項評分、評價的基礎上,根據各項測試指標對專項體能的作用大小(權重)進行評價。即:根據指標單項評分表查出其各單項得分,然后根據各指標權重的大小,計算出其體能綜合評價得分。結果見表3、4、5及圖1。
本研究采用上等、中上等、中等、中下等、下等五等法對女子冰球運動員的體能進行等級評價。為了能客觀地反映運動員在各單項指標及綜合體能方面的差異,我們采用百分位數法建立運動員體能評價的等級標準,各入選指標單項體能指標的等級評價標準分別(見表6)。
根據上述方法我們建立女子冰球運動員綜合體能加權得分的五等評價標準(見表7)。
利用以上單項和綜合等級評價表,可以清晰地界定女子冰球運動員在各單項體能指標和綜合體能指標方面所處的等級和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既有利于教練員與運動員了解其體能在單項及綜合評定中
所處的等級和位置,也可為全面掌握運動員的體能信息和了解運動員整體體能狀況提供參考依據。
2.3 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診斷方法
2.3.1 個體態勢診斷
本文采用雷達分析法[10]實現對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態勢的個體化分析,采用優勢及劣勢指標的臨界值分別替代傳統雷達分析中的最優值和最劣值,我們對中國23名女子冰球運動員的體能態勢進行了個體雷達分析,在Exce12 000上分別輸出每名運動員體能態勢雷達分析圖,然后對雷達圖進行分析和總結,歸納出了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個體體能優勢及劣勢指標一覽表(見表8),這樣便可通過雷達分析方法實現對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態勢的個體化診斷。
2.3.2 差距診斷
差距診斷[11]是在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目標挑戰模型建立后建立的統一標準,客觀診斷每名運動員在每項體能構成指標上與目標模型值的差距大小,這個差距稱之為差距系數[12],差距系數=(最優值一實際值)/最優值×100%。利用此公式可以計算出每名運動員在每項指標上距離目標模型的差距系數(見表9)。
根據測試結果可以看出,女子冰球運動員的各項測試指標中,只有臂展/身高數據指標與峰值的差距平均數<5,反應運動員的整體水平比較高;胸圍/身高、30s平均無氧功、30m滑行、5×54m折返滑行,這些測試指標與峰值的差距平均數<10,差距較大,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提高;而克托萊指數、心率、肺活量/體重、立定三級跳、陸上綜合測試,這些測試指標與峰值的差距平均數>10,說明運動員之間的水平差距非常大,尤其是肺活量/體重、陸上綜合測試,這些數據指標的平均值差距竟然高達20分以上,有的甚至高達40分以上,這些數據指標需要引起教練員密切關注。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 論
(1)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專項體能評價指標有:克拖萊指數、臂展/身高、胸圍/身高、30s平均無氧功、心率、肺活量/體重、30m滑行、5×54m折返滑行、立定三級跳、陸上綜合測試。
(2)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的專項體能評價指標中多數指標值相對較低,克托萊指數為363.43±31.63,臂展/身高為0.997±0.167 7,胸圍/身高為81.68±8.44,30s平均無氧功為549.21±39.31,心率為62.43±7.047,肺活量/體重為51.51±8.22,30m滑行為5.126 5±0.104 65,立定三級跳為6.057±0.385 24,陸上綜合測試為22.437 6±2.085 9,5×54m滑行為81.239±1.712 6。
(3)中國優秀女子冰球運動員體能存在個體差異較大的現象,特別是形態指標的克托萊指數,機能指標的心率、肺活量/體重,素質指標中的下肢爆發力、有氧耐力、反應能力、平衡與協調能力等指標與峰值的差距平均數較大。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