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建筑業的發展,綠色建筑已經成為發展趨勢,本文首先分析了綠色建筑的現狀和主要問題,隨后提出了幾點應對措施。
《建筑管理現代化》是建設部主管,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國建筑業協會管理現代化專業委員會主辦的國家級期刊。創刊于1987年9月,為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本刊主要報道國內外行業內的新成就、新成果;宣傳報道建筑企業的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轉換經營機制的新經驗。本刊全面反映國內行業企業管理中現代高新技術,同時又著眼于進行現代化管理中的現代組織方法和手段的普及和應用。
文章從國外發展綠色建筑的啟示入手,分析了新形勢下我國發展綠色建筑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通過對國外發展綠色建筑經驗的總結分析,結合我國國情,提出了我國發展綠色建筑的對策和建議,供大家參考。
建筑行業給地球帶來的危害是很大的,分析研究表明,大約有一半的溫室效應氣體來自與建筑材料的生產和運輸、建筑的建造以及運行管理有關的能源消耗。我國的綠色建筑處于起步階段,它的實施和推廣有賴于建立明確的綠色建筑評估系統。綠色建筑是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建筑師具有生態環保的理念并采取相應的設計方法,還需要管理層、業主都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需要確立明確的評價及認證系統,以定量的方式檢測建筑設計生態目標達到的效果,用定量指標來衡量其所達到的預期環境性能實現的程度。評估系統不僅能指導檢驗綠色建筑實踐,也為建筑市場提供制約和規范,促使在設計、運行、管理和維護過程中更多考慮環境因素,引導建筑業向節能、環保、健康舒適、講求效益的軌道發展。
一、我國綠色建筑的現狀和主要問題分析
綠色建筑評估系統對綠色建筑概念的具體化,使綠色建筑真正走入實踐,以及對人們真正理解綠色建筑的內涵,都將起到重要作用。近10多年來,世界發達國家相繼推出了各自不同的建筑環境評價方法,為綠色建筑實踐提供權威性的指導,以期減少建筑對全球和地區環境的負面影響。目前,我國綠色建筑的建設還處于初期研究階段,缺乏實踐經驗。雖然綠色建筑的理念在我國逐漸被認可,但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卻不能令人滿意,我們不得不面對這樣一些事實:近年來,我國每年約新建20億平方米建筑,現有的441億平方米存量建筑,絕大部分屬于高耗能建筑。到目前為止,我國綠色建筑相應的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所以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在我國改革開放、經濟與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借鑒歐美國家經歷工業社會發展的城市建設痛苦經歷與經驗教訓,我國的城市化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不能再重蹈覆轍。因此我們必須找出阻礙綠色建筑發展的癥結所在,并尋求解決的方式。
綠色建筑是我國建筑業發展的必選之路。從下面的問題分析中我們不難發現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的許多制約因素。1.缺乏綠色建筑的意識和認知;2.缺乏強有力的激勵政策和法律法規;3.缺乏有效的新技術推廣交流平臺; 4.缺乏系統的標準規范體系;5.缺乏嚴密的行政監管體系。
二、我國綠色建筑評估體系
發達國家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發展為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提供了經驗積淀,這里所提到的《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就參考了國外的CASBEE評估體系。
我國內地于2003年8月由清華大學、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等九家科研院所聯合推出《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它是我國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也是我國第一個為北京奧運場館建設量身打造的“綠標”。一其具體研究內容為:根據綠色建筑的概念和奧運建筑的具體要求,制定了奧運建筑與園區建設的 “綠色化”標準,研究開發,針對這一標準的、科學的、可操作的評價方法。
《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參考結合國外眾多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并有自己的特點,評估體系分4個階段:規劃階段,詳細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和驗收與運行管理階段。根據每個階段的特點制定了相應的評估體系。通過對各個階段的控制,保證最終綠色建筑的實施;評估體系采用Q和L這兩個指標,Q (Quality)指建筑環境質量和為使用者提供服務的水平L (Load)指能源、資源和環境負荷的付出。它追求的是最小的L下獲得最大的Q。
《綠色奧運建筑評估體系》既可作為評估工具,又可作為設計參考,它的誕生對我國綠色建筑產業的發展有著正面而積極的作用。較之以往的評估手段,它有著評價科學、易操作等諸多優點。但同國外成熟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相比,我國的綠色建筑評估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應用范圍較廣的綠色建筑評估體系是當務之急,也是本文進行綠色建筑評估體系設計的根本目的。
三、 綠色建筑開發與管理模式的有效探索
為了推動綠色建筑的發展,建立一套有效的綠色建筑開發與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綠色建設的開發和管理必須走政府激勵和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道路。首先由開發商向政府主管部門申報,提出綠色建設方案及設想。政府主管部門經過初步審查后將該項目備案,然后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第三方機構跟蹤該項目的建設過程,并根據該項目在規劃、設計、施工等過程的情況對該項目進行綠色性能的綜合評價,將結果分成不同的等級。政府針對不同等級的綠色項目采取不同的激勵措施,同時評價結果也可以作為市場選擇的依據,開發商通過政府的優惠政策和對稱信息下的市場選擇獲得應得的投資回報。
四 結束語:
根據文章全面分析了我國綠色建筑及其評估體系的發展現狀,并剖析出阻礙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關鍵問題,即綠色意識薄弱,政策法規操作性差,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等等。針對這樣的現狀,提出了要基于我國國情發展綠色建筑的觀點,并給出要樹立綠色建筑理念、發展綠色建筑技術體系、增強政府政策扶持等有效的發展建議;同時,基于建筑全生命周期,運用矩陣法和層次分析法構建了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這些研究工作將對于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魏太兵,馬恒升,朱長征,綠色建筑評估體系的可持續發展[J].山西建筑,2005(3)
2、董寧,建筑環境評估體系及比較[U]建筑學報.2005 (3)
3、仇保興,發展節能與綠色建筑刻不容緩,中國經濟周刊.2005 (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