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板安裝施工技術的應用,成功避免了材料的浪費和建筑垃圾的產生。本文對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板安裝施工技術進行了詳細的介紹。
《商品混凝土》由建筑材料工業技術情報研究所、中國硅酸鹽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黑龍江省建材行業協會主辦,是國內首家商品混凝土專業期刊,面向全國商品混凝土生產、科研、應用、檢測、教學等行業,是以專業技術為核心的綜合類刊物。
1前言
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板安裝施工技術的應用,從材料的選用、安裝以及節點構造等方面進行了統一和規范,克服了輕質隔墻容易產生裂縫的缺點,從而發揮其輕質、高強、隔音、防火等優越的性能。
同時,通過廢棄材料的回收再加工,避免了材料的浪費和建筑垃圾的產生。完全符合國家鼓勵發展的循環經濟、環保經濟政策。本工藝對各個工序均作出了具體要求,施工工藝易操作掌握,冬季可照常施工,同時施工質量易保證。采用本工藝施工省去了常規內墻外抹灰施工工序,節約人力、工期以及相關費用。
2工程概況
中鐵八局集團建筑公司承建的成都中信廣場工程位于高新南區,東臨天府大道,工程總建筑面積為135517.75m2,其中地下室30092.44m2。建筑總高134.75m,為我司成立以來施工高度最高的房建工程。工程南北塔樓共有填充墻35000㎡,全部采用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進行施工。
3工藝原理
以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板作為主體,通過隔墻板兩端的“C”形接口,及專用膠結砂漿,進行“拼裝法”干作業施工;同時在與主體結構連接的地方,加設“L”型鍍鋅鋼卡,形成墻面平整、裝修方便的輕質隔墻。
4安裝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4.1施工流程
4.2操作要點
4.2.1基層清理
隔墻板安裝前須用鋼絲刷將安裝部位清理干凈,為測量放線提供良好的工作作業面。剪力墻及結構柱與隔墻板連接處表面應作打毛處理。
4.2.2抹接縫砂漿
在隔墻板的頂面、底面和靠墻柱的連接面以及柱、剪力墻、梁板等與FR隔墻板交接部位均應均勻滿刮厚度不少于5mm的接縫砂漿(樓地面接縫砂漿厚度控制在15~20mm)。同時,板側面“C”形槽內應將砂漿刮滿。
4.2.3檢查校正
用2m靠尺及陰陽角尺檢查第一塊基準立板的垂直度及定位是否正確,合格后進入下一步施工,不合格則相應調整至合格。
4.2.4按順序安裝剩余立板
1)第二塊板安裝前,在兩塊板的板縫連接位置均勻抹上膠結砂漿。然后根據以上順序安裝第二塊板時,應保持第二塊板與第一塊板的緊密連接,安裝時須用撬杠將板上下搖動并擠壓,使接縫砂漿擠壓密實,并把擠出的砂漿刮平;接縫寬度應控制在6~10mm之間,著重調整好垂直度和相鄰面的平整度。相鄰兩塊板接長水平縫高度應錯開,其間距不應小于300mm。
2)由于對兩板接縫位置的凹凸形榫頭拼接方式進行了改進,采用雙“C”形接口拼接,在拼縫砂漿凝固后,自然形成連接鍵,將兩塊板相互鎖緊,避免板間裂縫的產生。
3)其施工工序為:兩板打灰→墻板拼合→用撬杠將板上下搖動并擠壓→刮去擠出砂漿→勾縫
4)墻板安裝后,板間接縫須在安裝完成后用勾縫小刮刀勾縫,將接縫砂漿壓填密實。
4.2.5豎向接板
1) 墻體超過3.0m高,一般在現場采取駁接方式,即接板拼裝方式安裝。選定墻板長度差大于或等于300mm的兩種不同長度的墻板。待下部墻板達到一定強度(兩天)再用雙人梯或腳手架安裝上部墻板。
2)上下兩塊板接口處,板孔用泡沫棒或其它纖維、紙等物堵孔,膠漿厚度為5~10mm,保證接口處膠漿作用。板頂部用木楔緊固,板頂與梁(板)底接觸處用1:2水泥砂漿填充密實,空孔用泡沫棒等物堵孔。
3) 安裝高度應在JGJ/T157-2008(建筑輕質條板隔墻技術規程)及10J113-1(內隔墻——輕質條板一)限值以內:60mm厚條板雙層隔墻接板安裝高度不宜大于3.0m;90mm厚條板隔墻接板安裝高度不應大于3.6m;120mm厚條板隔墻接板安裝高度不應大于4.2m;150mm厚安裝高度應不大于4.5m。
4) 超過限高的條板安裝,可與設計單位協商確定。一般采用在下部立板安裝完成后設置一道混凝土現澆帶,上部再行接板施工至頂。
4.2.6門窗洞口門頭板安裝
1)門窗洞口頂板采用FR墻板橫向擱置作為過梁。
2)當洞口寬度≤600mm時,采用寬度不小于300mm的墻板直接橫向擱置在兩側墻板上,在擱置前須用C20細石混凝土將橫向擱置墻板靠近洞口的第一個通孔填實,板兩邊的擱置長度不小于150mm。連接位置四周一定要做到連接砂漿均勻密實,同時要控制好板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
3) 當洞口寬度在600mm~1200mm之間時,橫向擱置墻板靠近洞口的第一個孔內應配置1根直徑8mm的一級鋼筋,并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4)當洞口寬度≥1200mm且≤2100mm時,橫向擱置墻板靠近洞口的兩個孔內應各配置1根直徑8mm的一級鋼筋,并用C20細石混凝土填實。
4.2.7構造柱施工
根據10J113-1(內隔墻——輕質條板一)之規定:在抗震設防地區,條板隔墻安裝長度超過6m,應設計構造柱并采取加固、防裂處理措施。
構造柱應等墻板大面完成后,在墻板面定位為構造柱設置位置,用手提式電動切割機加水切割,然后結構上下植筋——綁扎鋼筋——支設模板——構造柱澆筑混凝土——拆模。
構造柱截面尺寸及配筋,需與設計單位協商確定,并出具相關支撐文件。
6質量控制
6.1墻體安裝施工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施工人員應熟悉施工圖及其相關的技術文件;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對施工班組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
6.2板材及配套材料進場時,應有專人驗收,生產企業應提供產品合格證和有效的檢驗報告。材料和板材進場驗收記錄和實驗報告應歸入工程檔案。不合格的板材和配套材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
6.3板材、配套材料應分別堆放在相應的安裝區域,按不同種類、規格堆放,板材下面應放置墊木;板材應側立堆放,高度不得超過兩層。現場存放的板材不得被水沖淋和浸濕,不應被其他物料污染。板材露天堆放時,應做好防雨淋措施。
6.4 施工中各專業工種應密切配合,合理安排工序,嚴禁顛倒工序作業。
6.5 安裝埋件時,應用手提切割機切割或手電鉆擴孔,再用扁鏟修理四周,不得亂鑿、亂擊,以免破壞板縫的結合。
6.6 墻板安裝完成后,七天內不得在墻板上斜靠物品,以免擠、頂墻板,影響質量。
6.7現場質檢人員要跟班隨時檢查安裝質量,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避免安裝完成后再返工。
6.8墻板安裝允許偏差應符合表3的規定:
7安全措施
7.1 組織管理措施
7.1.1 建立健全有系統、分層次的安全生產保證體系和安全監督體系,成立由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委員會”,組織領導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7.1.2 項目部、各施工單位、作業班組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使安全生產工作做到責任到人,落實到崗。
7.2 技術管理措施
7.2.1 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逐級對作業隊、班組有針對性進行全面、詳細的安全技術交底,雙方保存簽字確認的安全技術交底記錄。
7.2.2 對操作人員的安全要求是:沒有安全技術措施,不經安全交底不準作業;沒有有效的安全措施不準作業;發現事故隱患未及時排除不準作業;不按規定使用安全勞動保護用品的不準作業;非特殊作業人員不準從事特種作業;機械、電器設備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不準作業;對機械、設備、工具的性能不熟悉不準作業;新工人不經培訓,或培訓考試不合格不準上崗作業。
7.2.3 成立以專業監控單位為主的監控部門,編制完善的監控方案,對拼裝、拖運等實施全程監控,及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消除。
7.3 安全防護措施
7.3.1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的照明,并應有專職電工值班。
7.3.2 立體交叉作業時,層間搭設嚴密牢固的隔離層,要注意高空落物傷人。
7.3.3 施工現場設置足夠和適用的滅火器及其他消防設施。
8結束語
該工藝的實施既能滿足國家環保節能要求,又能保證外保溫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還有利于建筑內部的裝飾裝修。同時,也減少了粘土磚的使用,節約了有限的土地資源。采用本工藝進行墻體施工,較原有磚砌體內隔墻施工,在成本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本工程共有約35000㎡輕質隔墻,通過經濟效益對比表發現,共計節約799050元。傳統的磚砌體施工,每個技術工人每天可砌筑完成10~15m2。FR輕集料混凝土空心隔墻板施工采用的是“干作業”拼裝法施工;每個技術工人每天可完成20~30m2。同時還可減少抹灰施工時間,大大提高了工作要率,從而縮短建筑內隔墻施工工期50%以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