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小修一般需要5-10天即可完成,論文小修是指論文經歷過審稿后沒有什么大毛病,但還會存在格式、語句、標點、樣式等細枝末節的小問題,為了讓論文發表完美,編輯一般都會在論文決定錄用前讓作者再小修一遍。論文小修往往距離錄用不遠,問題也很好解決,所以作者只要安心按照編輯要求一條條修改完提交即可。
論文小修大修都是對論文的修改,通常先大修再小修。大修是對論文基本觀點、數據等進行修改,修改幅度比較大。而小修就是一些細微的修改,就很容易獲得錄用了。小修后接受的論文可能不需要再次經歷審稿,一般期刊編輯會自己檢查后做出裁決,不過,作者還是要記得“小修后發表”不保證一定會接受,最重要的還是要讓編輯對你的修改滿意才行。
不管是大修還是小修,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來修改:
第一,要盡可能利用準確、生動、簡潔的語言,對生造詞語、詞類誤用、詞義混亂等用詞不當、詞不達意的毛病,要堅決改掉,堅決消滅錯別字和不規范的簡化字、自造詞。
第二,對結構殘缺、結構混亂、搭配不當等不合語法的句子,要注意改正,使之合乎語言規范。但是要尊重文章的原有結構,否則可能越改越亂。
第三,要注意句子之間的邏輯聯系,力求上下貫通,語氣一致,內容通順流暢。邏輯不通,論文也就不通了,論文看著都別扭就更別說別人能同意你的觀點,認同你的思維。
第四步是關于文章的數據,要保證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對那些表述模糊的數據和案例要進行適當的刪減,如果數據不充分的話,就需要你去尋找相關的數據進行補充。
綜上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關于論文小修一般多久的介紹,小修是比較容易錄用的,作者需要將審稿人提的問題都一一解答到,小修基本上是穩了。如果您想發表論文,歡迎在線咨詢。
論文指導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
SCI期刊目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