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策劃書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品味,改善城市形象,加快現代國際旅游區建設步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和當前我區城市建設發展需要,以實施城建“413”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規劃調控作用,堅持建管并舉,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市形象,為打造“風景宜人、城鄉宜居、環境宜業”的現代國際旅游區奠定基礎。
二、活動目標
㈠加快城區項目建設,組織實施城區“413”工程,實現城區項目投資10.3億元,其中17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社會類項目完成投資8億元。
㈡加快老城區、新城區、工業園區公共設施配套建設,促進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業態更加豐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形象顯著提升。
三、活動內容
㈠科學編制規劃,強化規劃統領城市發展的作用
一是以城市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維護城市功能布局的嚴肅性。加強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強化對土地利用強度、道路組織、建筑紅線退讓及綠化等控制性指標的約束,為配套、完善新區服務功能提供規劃指導。二是開展“十二五”城鎮化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為我區“十二五”期間城鄉發展提供科學依據。三是抓好城市專項規劃編制工作,完成天然氣利用、城市雨污水、道路交通等專項規劃編制任務。四是抓好城市形象設計工作,結合歷史、文化、旅游等要素,通過城市節點建設來展現城市亮點和特色。
責任單位:區住建委、城鄉規劃局、文廣局
㈡加快項目建設,提升城市承載能力
⒈推進“七路”建設
一是新建東外環路,拉通新三路至太平南路3.5公里路段,進一步拓展城市東部區域發展空間。二是新建東路復線,拓寬新區大圓盤至高速入口2.4公里路段,加大通暢能力,提升城市入口形象。三是續建仙源東路,自市政大圓盤至城東103省道1.7公里,實現城北道路外環拉通。四是新建218省道城區段,建設103省道城西至莊里1.8公里快速通道。五是延伸政務南路、南路,拉通路,完善區域路網。
年,城市道路新增里程10公里。
⒉推進“四化”建設
一是大力實施城市“亮化”工程。實施北海路沿街立面亮化工程,營造城區商業街夜景效果,進一步增強城市夜景活力,提高道路亮化率。二是大力實施城市“綠化”工程。繼續實施浦溪河綠化景觀工程,加快湖公園建設,加強小區、道路綠化管理,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三是大力實施城市“黑化”工程。完成老城區的路等城市次干道的“剛改柔”工程,新建城市道路全部采用柔性路面,在城市規劃區新建小區全面推行道路“黑色化”,進一步降低城市道路噪音污染,提高行車舒適度。四是大力實施城市“美化”工程。實施城東太平廣場和廣場城市雕塑工程,清理、整治城區各類戶外廣告,提高城市市容水平。
⒊推進“三區”建設
一是加快老城區建設。啟動老城區市政設施的升級改造,加強公共停車場建設;結合城市棚戶區改造,積極謀劃龍南小區、市場、老街等地塊的綜合開發改造,實現老城區人居環境的進一步提升。二是加快新城區建設。加快國際會議中心、華庭、園等一批新建、續建項目建設,逐步完善新區商業服務等公共配套設施。三是加快工業園區建設。以開展工業園區建設發展推進年活動為契機,完善園區基礎設施配套,使工業園區與新老城區市政基礎設施有效對接,實現資源共享。
責任單位:區住建委、城鄉規劃局、工業園區(籌)管委會
㈢實施惠民工程,提升城市功能
一是加快交通中心建設。完成長途車站和公交場站建設,努力打造“兩山一湖”游客集散中心。完善城區公共交通線路配置,合理增加滿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公交運力,規范公交線路,方便居民出行,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務水平。
二是加快天然氣利用工程建設。建成LNG加氣站,實現今年10月底首次供氣目標;制定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推廣使用綠色環保、經濟實惠、安全可靠的天然氣新能源。
三是加快垃圾處理工程建設。完成庫區邊坡治理和進場道路、調節池、防滲、滲濾液處理站及附屬工程建設,力爭年內投入使用。
四是加快農貿市場工程建設。加強龍井市場經營秩序管理,完善周邊設施配套;積極推進芙蓉市場地塊綜合改造,統籌推進城東、新區商貿市場布點和建設。
責任單位:區交通運輸局、住建委、市容局
㈣打造精品工程,提升人居環境
一是打造精品建筑。強化項目規劃設計的論證和評審,以明確的定位、長遠的目光、創新的理念,設計出一批具有時代氣息和鮮明特色的建筑;嚴格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建設精品建筑。
二是打造精品小區。嚴格規劃審批,科學確定容積率、建筑間距、綠地率等技術指標;完善小區內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加強售后服務,強化小區物業管理,嚴禁違法建設,提高居住小區環境質量。
三是打造精品節點。重點圍繞城市出入口和城市干道兩側,統籌實施沿街建筑和道路、綠化、路燈、標線、路牌、小品等市政基礎設施項目,形成優美的街景,提升城市節點的整體形象。
責任單位:區住建委、城鄉規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