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基礎教育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想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法制教育,要想更好地幫助大學生掌握馬克思法學的基本觀點,了解法律的基礎知識,樹立民主法制觀念,增強法律意識,法律基礎課教學改革已是高校面臨的公共課題。
一、準確把握課程性質,明確教學宗旨
法律基礎課是高校公共課程之一,是思想品德課的組成部分。作為公共課程,其教學目的不僅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法律理論、知識、技能,更重要的在于培養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作為思想品德課程之一,要注意把握講授法律知識與育人的關系。強烈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是大學生必須具備的思想政治素質,也是正確行使公民權利和履行公民義務,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的保障。大學生將來無論從事何種專業,都必須在掌握廣博的專業知識的同時,熟悉與本專業有關的法律規范,才能健全知識結構,增強法制觀念,并學會運用法律知識解決身邊問題,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生活的實際需要,做一個知法、守法、護法全面發展的跨世紀的高級專門人才。
二、優選教學內容,在傳授基本知識的同時,注重法治與德治教育
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存在著法律體系龐大、教學內容繁多、教學課時較少的實際困難,所以要根據學生不同專業的需要,本著要精、要管用的原則,科學地確定教學內容。要注重法律基礎課法治與德治教育功能的發揮,在教書中育人。第一,要講授法的一般理論與依法治國理論,使學生認識到加強法制建設、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性和艱巨性,自覺學法守法,依法辦事。第二,要講授憲法部分,使學生增強憲法意識、公民意識和主人翁責任感,樹立憲法權威、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人民公仆意識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第三,重點講授行政法、民法、刑法、合同法、婚姻法、訴訟法等,指導學生學會用法律眼光觀察社會、用法律手段解決矛盾、用法律準則判斷行為的是與非、用法律武器維護個人及社會的合法權益,敢于和善于同違法行為作斗爭。另外,學校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增加介紹相關的法律法規,如對理工類學生介紹專利法;對文學藝術類學生介紹著作權法;對師范類學生介紹教師法;對經濟管理類學生介紹經濟法;對醫學類學生介紹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等。要闡明立法目的、講明法律法規的主要內容,同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依法處理好權益爭議,自覺守法用法。
三、改進教學方式,豐富教學環節
教學方式是提高教學質量與進行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法律基礎課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聯系現實生活非常緊密。為了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增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法律基礎課的老師有必要通過各種方式,切實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學生已有的法律知識。在此基礎上,探討與本學科特點、課程內容、教學對象相適應的教學方法,從而豐富教學環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就目前我們的教學情況而言,應從以下幾方面需要加強。
(一)強化案例教學,增強教學的說服力和趣味性
根據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選擇典型案例,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法律知識,進行論證分析,具有一定的教學效果。誠然,講法律結合案例,也不是什么新鮮事。教學實踐證明,學生是喜歡聽案例的,但不能說學生喜歡,我們就海闊天空講案例。因為案例并不能代表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學習。做到以案說法,以法解案,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關鍵是法案結合。結合得好,就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理論概念和法律條文。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選用案例要注意準確性、典型性、科學性、思想性,特別是注意選一些發生在大學生中的案例,要把案例提高到理論上來認識,服務于教學內容。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案例教學的作用,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說服力,提高教學效果。
(二)重視課堂討論,注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堂討論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形式,但對此我們還沒有充分重視和發揮應有的作用。其原因,一是法律基礎課內容多,沒有時間安排課堂討論;二是法律基礎課大班上的比較多,沒有條件搞課堂討論。除此之外,還有教師主觀上的原因,就是組織課堂討論比較麻煩,不如教師自己講省事。事實上,對一些與學生思想實際有緊密聯系的內容或者是一些簡單的、學生能自學的內容,教師可以提出目的、要求、重點、難點,讓學生自學,然后組織課堂討論,最后由教師針對討論中懸而未決的問題總結講解。這樣,既克服“滿堂灌”的弊端,又能調動教學主體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運用電化教學手段,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和形象性
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能加速教學內容和方式的更新,改進教學效果。隨著教育教學現代化的建設,在法律基礎課教學中運用電化教學手段,應該說是有條件的,但由于各種原因,我們未能充分利用好這個條件。因此我們今后應根據法律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選擇一些反映法律現象、法律文化或者類似案件審理之類的有關音像資料,把教學與觀看音像資料相結合,增加學生的感性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增強教學的生動性、形象性和實效性。
(四)注重課外環節,采取多種形式,延伸第一課堂教學
法律基礎課專業性強,涉及面廣,要掌握它僅靠理論教學是遠遠不夠的。為彌補課堂講授的不足,應探索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我們可以采取以下方式進行:
(1)旁聽和模擬法庭。這是法律基礎課程教學中同學們最喜愛的一種方式。如在學習三大訴訟法律制度時采用旁聽法庭的方式,讓學生適時的參加公開審理案件的旁聽。走出校園,坐在莊嚴的法庭,感受執法的氛圍,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老師的指導下,同學們模擬法庭演繹角色,不但增強了同學們學習的熱情,也使課堂向外延伸,增加了學生實踐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