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企業管理論文
一、高校企業的特征及作用
高校企業能夠幫助跨國公司留住人才,將跨國公司對員工的培訓與個人發展結合在一起,為公司發展和員工成長提供“及時而準確的知識”的學習方案,為各個層次的員工設計了不同層次的培訓項目,利于留住人才。高校企業在組織變革中對文化整合起著關鍵作用。美國麥肯錫咨詢公司曾對近十年來發生的企業兼并做過一次大規模調查,發現只有近四分之一的公司在兼并后重新賺回了有關費用。跨國并購失敗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市場形勢的變化、管理者的決策失誤等等,但是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深層原因就是企業合并后,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企業文化所引致的碰撞與沖突。高校企業在這方面起著關鍵作用。
二、高校企業管理體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權歸屬不清晰
產權關系就是指產權人之間對財產的占有使用和收益處分的各種關系的總和。而高校企業的產權關系就是學校與企業之間的權責關系的總和。高校企業的產權一般包括物權、債權以及知識產權等。但是,高校企業在開辦的初期一般都沒有辦理合法的手續,很多開辦資金都是通過向金融機構籌集取得,這部分的資金的產權歸屬不清晰。并且高校企業在無形資產這方面也不加重視,沒有進行量化的評估鑒定,直接造成高校企業的無形資產流失。
2.產權結構單一
現在很多高校企業的創辦人直接就是高校的單位法人,高校企業的所有資產、債務都歸學校所有。因此,一旦高校企業經營不善導致破產,那么學校將負責全部的無限責任,經營風險非常大。高校企業產權結構單一化實際上就是高校企業沒有真正意義上成為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及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由于結構單一化,不能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3.國有產權所有者缺位
高校企業大部分都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沒有企業資產監管體系,學校和企業的職責也不明確,雖然高校企業有財務部、后勤部、科技部等等,但是都是名存實亡,基本不起什么作用。因此,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規避高校企業的經營風險,提高高校企業的經營收益,十分緊迫。
4.權責不明確
由于高校企業沒有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在實際中經常出現高校企業由于經營不善破產后,將爛攤子推卸給學校,學校和企業之間不歡而散。因為這樣的現象經常出現,因此學校就會不斷對高校企業的管理進行控制,而學校畢竟是學校,它的管理手段并不商業化,多以行政的手段來干預高校企業的經營活動。因此,當高校企業遇到重大經營事項時,其決策權很大一部分在學校領導那里,決策不及時、不能全方位的考慮高校企業的自身利益,間接的導致高校企業的決策失敗、經營不順,高校企業管理權的分散、權責關系模糊,最終導致高校企業權責不明確。
5.法人結構不清晰
現在很多人對高校企業都有一個問題:高校企業是學校還是企業?其實這個問題在現實中也沒有明確,很多高校企業都是“政企不分”的混合體,是用于辦學還是用于經營也沒有分清楚。高校企業仍然是以行政為主,帶有很濃的事業單位色彩,并沒有發揮企業的作用。(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冬F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6.激勵約束機制不完善
由于高校企業法人結構不清晰,并且學校越位的現象十分普遍。高校企業受到學校的嚴重影響,導致學校由于沒有競爭意識和商業化的頭腦,缺乏良好的激勵約束機制,對于一些制度只是紙上談兵。
7.財務管理體制沒有健全
高校企業與學校不分,于是高校企業就存在了兩種財務管理體制,一種體制是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體制,一種是企業財務管理體制。高校企業的財務核算也不合理、科學,費用沒有合理的使用制度,大量資產嚴重流失,再加上高校企業沒有完善的財務管理體制,致使高校企業的財務管理混亂不堪。
三、總結
綜上所述,高校企業的管理體制存在著很多問題,高校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是我們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通過對高校企業所有制結構的調整,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實現“政企分開”,提高高校企業的競爭力,加大社會的高新技術,促進高校企業的發展。
作者:歐袁初 單位:廣東省茂名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