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風險管理論文
1、方法
(1)感染風險的識別及評價。分別對患者自身的感染風險因素、藥物及儀器使用中的感染風險因素和環境感染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及時糾正錯誤。
(2)管理者要建立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建立感染風險管理小組,完善工作制度及流程,建立護理風險的應急處理程序。
(3)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質修養。要嚴于律己并以身作則,要主動關心和理解護士的苦衷,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并盡可能給予幫助。
(4)加強護士對風險意識及感染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護士學習《執業護士法》等相關的法律知識及醫院感染相關的知識,并進行定期考核,評估他們對常見的感染風險應急處理程序、危重感染患者搶救流程的掌握及應對能力。
(5)加強管理者對感染風險的監控,進行護理安全意識的教育,強化管理者的風險意識;對護理質量不斷地進行質量控制及改進,經常分析及評價護理質量,監測護理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并制訂好預防和糾正感染的有效措施。
(6)將醫院感染預防的要點和重點用宣傳冊的方式進行強化,從多方面增加護士的感染知識,加強宣傳感染控制意識。
1.1判定標準
(1)控制感染的意識:由3名資深調查人員不定期對護士的工作情況進行調查,將調查結果與試卷考核結果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分為強、弱及差。
(2)感染知識掌握情況:根據涉及醫院感染知識的重點及細節進行平時提問與最終試卷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評估,結果分為優、良及差。
(3)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以醫院患者感染情況的控制效果為準,評估結果分為優、良及差。
1.2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計量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秩和檢驗,以α=0.05為檢驗水準,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護士的控制感染意識顯著優于對照組(Z=2.916,P=0.031)。
2、討論
在提高醫院感染意識的過程中護理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醫院是各類感染源較為密集的地方,而醫院護士對感染的預防與控制起著重要的作用。醫院護士的感染意識增強才能控制好感染率,而醫院管理可以加強醫院工作人員的感染意識,管理模式的選擇又很重要。近年來,醫院實施的護理風險管理能更好地進行感染知識的強化,并能認識到醫院感染的危害性,達到最佳的預防及控制醫院感染的效果。通過不斷識別現存的及潛在的護理工作中的感染風險,不斷健全護理風險管理機制,對提高護理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過對醫院工作人員實施護理風險管理,觀察工作人員控制感染的意識、感染知識掌握情況及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結果顯示,試驗組護士控制感染意識、感染知識掌握情況及醫院感染控制的效果與對照組護士相比均有明顯提高,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護理風險管理充分提高了護士對感染認知能力。這可能是護理風險管理更能挖掘護士對可能發生感染認知的潛能,使他們更加自覺地增強預防感染的意識及掌握感染相關的知識,從而達到更好的管理效果。總之,實施護理風險管理后,護理人員的整體業務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超額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整體護理質量得到持續的提高,醫師及患者的滿意度均大幅度提升。醫院工作人員對感染知識的認識提高了,醫院感染能得到有效控制,值得在醫院中大力推廣。
作者:郭蘭 單位:重慶市紅十字會醫院(江北區人民醫院)感染控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