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采礦工程論文
一、對采礦事故發生原因進行分析
首先,沒有實行全程對采礦現場安全管理不到位,往往只是注重事后安全事故分析,而沒有采取事前事故預防和事中安全控制,導致造成的安全事故后無法挽回。特別一些管理者沒有深入采礦現場,很少到井下去監管,使采礦工作疏于管理,現場勞動紀律松散,難以有效地預防控制。二是煤礦現場安全事故預防措施不到位。很多煤礦現場存在著諸多隱患,但是,這些煤礦企業卻不采取任何措施,使得很多隱患問題難以得到有效地清除,增加了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其次,采礦安全設計不到位。在進行采礦設計時,對安全管理不夠重視,而注意到生產方面的設計,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很高,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最后,管理人員素質太低。由于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專業素質不高,在防范和處理煤礦事故方面缺乏專業化的手段,導致安全預防與控制能力不強。
二、煤礦采礦事故的有效防范措施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采礦事故發生的原因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因而在做好采礦事故分析的基礎上,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予以應對,具體措施如下:一是高度重視采礦安全工作,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的關系。煤礦管理者應該充分認識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礎上,正確的認識到煤礦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還要考慮到經濟效益。不僅要立足當前利益,而且還要考慮到長遠利益。故此,在進行煤礦生產過程中,要統籌考慮,全盤安排,將安全排在第一位,在確保安全管理到位的前提下,才能夠追求經濟效益。切實加大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做好采礦安全防護和應急措施,不僅要做好安全的應急處理,還要做好預防,以確保采礦安全管理到位;二是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首先,在進行安全生產時,要嚴格按照規定獲得安全許可證,加強安全監察,確保煤礦企業得到監督與處理。安全監察部門必須切實做好調查摸底,全面摸清調查情況,做好煤礦企業安全等級鑒定,從而對安全許可的審批管理。其次,實行全程安全管理,堅持將事前安全控制與事中安全控制為主,并與事后安全控制相結合,便于在平時巡查中,可以盡早及時發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及時有效地消除安全問題,將安全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從根本生降低安全隱患。第三,實行全員安全管理。將安全管理與全體員工績效聯系起來,實行責任、權利相互捆綁。對于采礦安全管理績效中成績突出的人員,應該使其享受到更高的績效工資待遇,給予更多的獎金;對于安全管理績效中績效比較差的人員,甚至是因此而造成重大的損失,就只能夠讓其享受到比較低的待遇。對于失責者,應該嚴肅追究責任。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夠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增強員工的責任;三是加強安全預防控制及隊伍建設。首先,做好采礦安全設計。從采礦預防設計入手,盡可能地做好采礦設計工作,以確保采礦安全的預防措施得到科學合理地設計。全方位、多角度、盡可能地考慮到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制定預防措施。其次,加強安全應對控制。啟動采礦安全應急措施,一旦發生安全事故就能夠在第一時間采用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從而將損失降到最低。最后,加強采礦安全管理隊伍建設。廣泛招納人才,將采礦安全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招募進來,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同時,應不斷健全和完善培訓機制,采用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工作與培訓相結合的方式,發揮以老中青的“傳”、“幫”、“帶”作用,從而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素質。
三、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采礦事故分析,才能夠從中找到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從而從中吸收教訓,總結經驗,為今后做好采礦安全管理提高可靠的參考依據。因此,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采礦事故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度重視采礦安全工作,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經濟利益的關系,不斷完善安全生產管理機制,嚴格遵循安全管理要求,加強安全預防控制及隊伍建設,積極創新采礦安全管理方法,從而不斷提高采礦安全管理水平。
作者:劉新榮 單位:山西華寧焦煤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