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商管理在市場環境中的主要表現
目前,我國工商管理的工作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營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服務社會經濟。工商管理部門沒有單獨的資金、項目等方面的內容,它主要實行維護市場秩序的基本職能,為我國經濟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競爭環境。
2.監管手段多。我國的工商管理主要采取行政處罰與行政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通過輿論、調節等加強對市場的監管。工商管理部門執行的法律法規高達498部,幾乎占到國家法律法規的一半。要加強執法力度,依法對市場上的違法犯罪行為制裁,輔以柔性舉措,維護市場秩序。
3.監管范圍廣。工商管理監管范圍包括有形的市場和無形的市場,包括市場經濟主體的入市、交易、合作、競爭、淘汰等各方面。
4.與消費者聯系密切。工商管理的基本職能就是監管市場經濟秩序。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利于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工商管理的許多職能與民生、市場經濟秩序、消費者權益掛鉤。工商部門要在履行市場監管職能的同時,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十六大以來,工商管理部門就以“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這十六個字作為其基本職能。加強工商管理部門職能轉變,對經濟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1.促進經濟的全局發展和持續發展。工商管理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促進作用。工商管理部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職能水平,積極發揮職能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全局發展和持續發展。主要完善和改進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加強多方協作,促進經濟的全局發展。工商管理部門要協調好執法部門與企業間的關系,使其成為一種良性的合作關系。同時,不斷的完善行政管理機制,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工商管理部門實行服務式監管,對企業在入市、經營、出市等環節開展全程多樣的服務;取消年檢收費,實施網上年檢;通過嚴格執法,規范行業管理,創造一個公平的良性競爭環境,同時也要輔以行政指導,對輕微違法企業給以警告,并給與一定的指導意見。
1.2提高管理水平,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工商管理部門的基本職能是監管市場,管理部門要深入市場,積極參與到企業經濟管理與運行中去,了解市場經濟發展趨勢和動態,有效的穩定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工商管理部門實行職能轉變升級,以更好的促進經濟的發展。比如對個體工商戶的扶持政策。改革開放以來,在國家政策的鼓勵和引導下,個體工商得到迅速發展,到2011年上半年,全國個體工商戶達到3601.13萬,登記資金數額達到1.5萬億,從業人員達到7333.95萬。個體工商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和增加就業上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個體工商的發展,國家于2011年出臺了《個體工商戶登記管理辦法》(國家工商總局令第號)。在起草《辦法》過程中,國家工商總局深入市場,與個體工商戶進行交流溝通,聽取其意見和建議,依法對個體工商戶進行登記,優化登記流程,以更好的為個體工商戶服務。
1.3依法執行,促進經濟的穩定發展。工商管理部門在執法過程中,要以經濟發展方向和節奏為導向,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上,執法必嚴,具有強制力,維護市場秩序,促進經濟穩定有序發展。2013年4月工商部門加強對食品安全的管理,對未辦理食品流通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現場食物制作中過多食用添加劑、質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假冒偽劣食品等進行嚴格處理,有利于凈化食品安全環境,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2.促進經濟流通體制的改革。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在我國進行投資,同時也使國內企業大力發展。從發展現狀來看,國內企業集團采取的是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業等的一種運營方式,具有自愿組合、自由交流的特點。這種自愿自樂的形式具有三個方面的優勢:一是更容易促進企業利益從地區、部門利益中抽離出來,形成一個超出地方企業集團之外的模式。二是使原本沒有交際的企業開始聯系、結合或合并,通力合作,促進企業的共同發展。三是將企業從傳統的束縛中解脫出來,打破傳統“各自為政”的經營模式,加強了交流學習和合作。加強工商管理,深化經濟流通體制改革,是勢在必行的。目前我國市場經濟中,經濟流通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政企分離。在我國,多數企業是獨立的,不屬于任何一個行政部門,政府機構不能直接干預企業經營,只能對企業的經營活動給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導幫助。開展為企業“送法律、送服務”活動,給企業發展一些服務性的幫助。這種政企分離的手段大大降低了企業對政府的依賴,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提高企業整體的質量和積極性,促進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3.促進企業的改革和有機協作。08年國務院下發《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指出要加強對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管理,依法發布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基礎信息、商標注冊信息等,為企業發展提供信息服務和指導。工商管理部門在行使其職權時,在不傷害國家利益的前提下,在工作中促進企業的改革和有機協作,促進企業穩定健康發展。工商管理部門要從實際出發,制定相應的措施,積極指導企業進行改革,引導企業制定短期目標和長期發展戰略,以長遠利益為主要發展方向,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經濟流通體制改革中得知政企分離是促進企業創新的重要手段。通過政企分離,企業沒有政府行政部門的干預和束縛,自主地聯合不同的企業進行合作,共同促進經濟的發展。比如,工商管理在對農業、電信、教育等基礎產業進行引導的同時,要加強對生產落后、資金匱乏的企業的引導,指引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改革,在市場競爭中存活下來并盈利。同時,工商管理部門也要加強對個體工商戶的管理,讓其向多元化發展,引導中小企業向服務業和勞務性產業轉變,比如餐飲業、旅游業、工藝品加工等,使風險分散,在其他的行業尋找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4.促進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各級人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聯合其他有關行政部門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各司其職,加強合作,采取相關措施,共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可見,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是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首先,工商管理部門要積極行使自己的職權,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對消費者的舉報和投訴要及時地解決,對違法的商業活動進行嚴懲,從而減少消費者上當受騙,維護其權益。其次,要加大法律知識宣傳的力度,鼓勵消費者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最后,要加強對生產者的監督,同時鼓勵受企業壓迫的生產商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通過這些方法,讓假冒偽劣產品無法在市場上流通,維護市場秩序,從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比如對食品的管理,食品與消費者身體健康安全直接掛鉤。《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中,指出要加強食品在流通環節的安全監督管理,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合法經營者權益,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三、結語
工商管理具有監管市場、協調合作等基本職能,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所以要加強對工商管理的建設,促進工商管理部門職能的轉變,使工商管理部門更好的為經濟發展服務,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作者:王俊 單位:自貢水務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