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水產養殖論文
本文作者:馬東海 單位:灤縣畜牧水產局
水產養殖病害現狀及病害防治現狀
由于我國水產養殖的規模較大,并且我國自然環境狀況呈整體下降的水平。池塘、河流、水庫、湖泊、沿海都不同程度受到了污染,并且一些工業污染不僅僅對養殖產品造成了危害,還滋生了相當一部分的病菌,嚴重影響了水產品的養殖環境。傳統的水產品病害發病高峰期在夏秋兩季,但是現在的狀況是一年四季都成為了水產養殖的發病高峰期。病害的爆發率大幅度提高。由于水產養殖規模的不斷擴大,許多地區的養殖場地都毗連在一起,相互的傳染性較高。同時由于江湖水質較差,極易造成病菌滋生,為病害生長提供了溫床。所以,病害通過水質傳染的速率也較高,這就造成了當今水產養殖病害規模越來越大,影響范圍越來越廣的現象。并且由于多個物種共用同一片養殖水域,許多病菌產生了交叉感染,產生了一些新的更具有危害力的病菌。
我國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基本都是以藥物為主,同時由于飼養人員大多不具備專業的防治知識,病害的防治情況非常不理想。由于我國的水產養殖大都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的養殖場都是個人承包,缺乏專業的養殖人員和病害防治人員。并且由于養殖工人水平有限,對于病害的防治并不具備專業的知識。種種原因造成了我國水產養殖業病害防治管理粗放的局面,并且管理水平較低。許多養殖人員病害防治與管理意識較差,特別是海水養殖和湖泊養殖產業,由于面臨自然環境較為優越,養殖人員的防治心理較差,認為有自然的庇護,水產養殖不會遭受太大的病害。但是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現在即使是海水養殖及江河湖泊養殖也面臨著巨大的病害。船舶污染物、石油污染、外來物種、藍藻、滸苔、各種水生生物、人類排放的垃圾,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水產養殖病害爆發頻繁,但是人們的防治意識與管理意識較差,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病害的發生。由于我國的水產品病害藥業研究領域起步較晚,許多水產養殖病害得不到有效的防治。由于長時間使用藥物,許多病菌已經對傳統的藥物產生了一定的抗藥性,這就需要新的藥物的出現。但是由于我國的相關產業發展落后,漁藥企業較少,并且企業創新精神較差,研發新產品的能力也較差,不能有效地滿足漁業養殖對藥品的需求。面對工業污染時,防治手段更為落后。大部分養殖戶只能看著自己的養殖產品被工業垃圾所污染。由于沒有充足的預警與防治機制,我國水產養殖業的防治手段非常落后。
水產養殖病害防治對策
許多水產養殖戶因為無法提前得到相關的病害預警信息,只有在養殖產品受到病害的侵襲之后才能發現,并作出一定的反應。這種事后的補救措施往往只能起到較小的補救效用。缺乏專業的病害防治預警與監控體系使得我國的水產養殖行業遭受巨大損失。這就要求地方政府牽頭,聯合水產養殖企業,建立信息互通,及時發布病害預警。并且政府要積極地對相關的養殖水域的水質展開監控,及時發現工業污染可能會對水產養殖帶來的危害。在工業較為發達的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以及環渤海地區要格外重視對水質的監控,要通過建立有效的病害防治監控與預警機制,來減輕病害對水產養殖帶來的危害。
針對水產養殖病害爆發突然、影響廣泛等特點,要加大對病害危害的宣傳力度,使得養殖人員充分提高對病害的防范意識。針對養殖戶知識水平有限現狀,有關部門要加大對養殖戶的扶持力度,配備專門的技術咨詢人員,必要時要進行上門指導。并且鼓勵水產養殖戶通過自學等途徑,積極地提高自身的知識水平,加強對相關的水產養殖知識的儲備,將知識轉變成為生產力,促進水產養殖的生產效率。并且要加強養殖人員對于病害的快速診斷能力,確保基層養殖人員可以及時有效的發現病害,并且明確其種類,以便及時地采取預防與救治措施。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加快,近些年來我國的水資源污染嚴重,這給水產養殖帶來很大的困擾。許多地區的水產養殖行業因為水資源的污染而逐漸衰落。國家要加大對工業污染的治理力度。國際貿易日益發達的今天,世界各地的遠洋貨輪穿梭在我國的各個港口碼頭,而貨輪帶來的外來物種和生物極有可能在沒有天敵的我國水生環境,對我國的水域環境造成重要的影響。同時破壞水產養殖的環境,國家要針對外來物種展開積極的防治工作。我國當前的漁藥企業較少,針對水產養殖病害防治的藥品不能滿足實際的需求,國家應該加強對相關的漁藥企業的支持力度,促進相關的科研工作以及新的病害防治藥物的開發工作。
小結
在當前環境下,病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水產養殖行業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們要充分認識到這一現狀,積極開展相關的防治工作,以促使我國水產養殖行業的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