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管理師指從事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員。人力資源管理師共設四個等級,分別為:四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四級)、三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高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申報條件:
1、 具有學士學位(含同等學歷),從事本職業工作9年以上,經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2、 具有碩士學位(含同等學歷),從事本職業工作6年以上,經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3、 具有博士學位(含同等學歷),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4、 取得二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職業資格證書后,從事本職業工作3年以上,經一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正規培訓達到規定標準學時數,并取得畢(結)業證書者。
高級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師評職論文范文:
摘要:西部的不少城市中,人力資源開發和促進就業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長期任務,需要政府、社會和民眾的共同努力,需要產業、政策、服務、教育的相互配合。本文通過分析西部人力資源的現狀及人力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和制約因素,結合當地實際,加快西部地區人力資源開發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西部地區,智力支持,人力資源,對策建議
一、現狀與問題
西部某市作為我國少數民族貧困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貧困地區,就業與農村勞動力轉移與人力資源開發問題尤為突出,受西部某市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和勞動力人口自身綜合素質等多種原因制約,目前西部某市就業和人力資源開發依然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一)勞動力綜合素質水平較低
西部某市經濟發展主導產業長期以來一直是以糧棉種植為主的傳統農業,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在80%左右,因此,構成主要以農村勞動力為主,綜合素質水平較為落后,突出表現在:1.受教育年限少且教育水平有限。西部某市少數民族高度集中,長期以來雙語教育普及不夠,特別是農村的整體教學條件和教育質量嚴重不足,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偏低,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2.職業技能和實用技術培訓嚴重不足。西部某市農村人口眾多,但大部分農民仍停留在按畜耕人種的落后生產方式和傳統經驗生產階段,針對農村勞動力的實用技術、技能培訓覆蓋率不高,已有的培訓也存在針對性不強,培訓渠道單一,培訓知識面窄的困境,使得廣大農村勞動力對現代工業生產技術技能缺乏認識,勞動力無法有效釋放和轉移。3.農村勞動力市場意識、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不強。受傳統文化思想的影響,重農業和生產,輕商業和流通,加之經濟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從事第三產業的人數比重明顯偏低。許多人由于對市場缺乏了解,缺乏經營意識、經營知識和經營本領,更沒有創新意識和風險意識,無法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自主創業和擇業困難重重。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