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數控論文投稿發表了數控機床裝調維修現況與創新,隨著我們國家數控設備的不斷增長,我們對數控設備應用和維護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高,論文分析了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課程改革,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對提升我國競爭力有著重要意義。
摘要:針對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職業特點,對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課程體系進行重構,深化教學改革,注重操作技巧的生成,強調新技術的融入及項目載體的選擇,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的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
關鍵詞:數控論文投稿,數控機床裝調維修,技術
引言
當今社會日新月異,技術不斷更新,需要創新、傳承和積累。技術技能的積累與創新是職業教育的職責所在。隨著我國數控設備數量的快速增加,對數控設備應用、維護與維修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作為新興職業,具有工種復合性、人員素質綜合性、技術含量高科技性等特點,受到國家重視。學校承擔著技術技能的整理、積累和傳承的任務,專注技術技能的積累和應用。2015年9月天津市委在《天津市貫徹落實<京津冀協調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方案(2015-2020)》中,明確建立“全國先進制造研發基地”,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需要高端制造業的人才在技術上不斷更新、積累和創新。
1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現狀分析
數控技術是集機、電、儀、液技術于一體的高新技術。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是從事數控機床的裝配、調整、維修等工作的人員。在機床生產過程中,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不僅負責裝配、調試、檢測,同時還承擔著產品的售后服務工作。在數控機床的使用中,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負責數控機床性能的調整和數控機床維護與維修、數控加工工藝流程設計的參與和實施,機床的各類故障的判斷與排除。數控機床裝調維修人才需要掌握機械和電氣方面的知識、要具有豐富的生產工藝實踐經驗,要掌握一定的數控系統知識,并能為客戶進行產品工藝設計。當前我國正處于從機械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目前我國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職業從業人員,存在著知識和技能水平不高、工作經驗不足,全國高級數控裝調與維修人員缺口嚴重,企業因為數控設備故障停機,造成巨大損失,這些將影響到數控機床行業的健康發展。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要適應工作崗位,必須注重技術技能的積累,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提高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從業人員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必將進一步促進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的發展,對于提升我國現代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2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課程改革
2.1課程融合崗位能力
數控機床的裝配與調試、數控機床的安裝、數控設備的售后服務、維護管理、設備維修是數控裝調維修工的主要崗位。要求能夠讀懂機床的總裝圖、電氣接線與控制圖、與電氣相關的機械圖;能夠進行數控機床總裝后幾何精度、工作精度的調整,通過參數調整機床的性能,進行機床各種功能的調試;能進行機械部件的拆卸與組裝;能利用PMC梯形圖等診斷數控機床常見機、電、液壓/氣動故障;能熟練操作數控機床,完成工件的試切加工、懂得進行機床的維護保養。深入分析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作崗位,針對工作崗位需要,建立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一體化課程體系,確定數控機床機械裝配與調整、數控機床電氣控制與調試、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排除、數控加工編程與操作、數控加工實訓課程為職業核心課程,并在各課程的課程標準中融入了職業資格標準,實現學??己伺c社會鑒定、校內實訓與校外實踐方面實現銜接統一。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課程體系如圖1所示。
2.2課程融入創新教育
培養高職學生創新能力,包括了對本專業知識“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能力、解決一般專業問題的能力、突破現有知識范圍的創新發現和發明能力。在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人才創新教育上,通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三條途徑實現。2.2.1基于工作過程的課堂教學數控機床裝調維修的課程內容具有鮮明的多學科交叉特色,發散性較強,針對崗位技能,在一體化課程建設過程中,突出了課程內容的技能性與實踐性,使其更具針對性、系統性、深度性,將新技術融入課程中,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以利于學生技術技能積累和創新。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人才培養的核心課程,均通過課程改革,創新教育內容、教學方法,實現了基于工作工程的學習模式。以《數控機床故障診斷與排除》課程為例,通過系統開機急停故障、伺服軸跟蹤誤差過大報警故障、車螺紋亂牙等典型的故障的分析與排除,使學生一方面綜合應用所需專業知識,查看故障現象,分析故障原因、提出解決方案,在仿真軟件上完成故障的排除,另一方面啟發學生創新思維,舉一反三,優化方案。整個學習過程,嚴格按照實際工作過程去實施,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2.2.2碎片化的課外學習活動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其個性化教育的優勢日益凸顯,隨之而來的是學生的學習方式的變化。在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人才培養上,將碎片式的知識與操作技巧,通過網絡課程呈現給學生,學生通過手機、ipad、電腦等電子設備,利用“碎片”時間,進行“碎片式”學習,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同時,學生通過課外學習興趣小組,完成直接來源于企業的真實工作環節形成的真實項目,將學習經驗、成果上傳課程網站,實現知識和技能的分享,進一步獲得真實的職業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2.2.3校企深度融通的社會實踐在課程體系重建過程中,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機制。先進的技術引領人才發展規劃,企業與職業院校建立緊密合作的技術技能積累創新平臺,學生獲得真實的職業能力。在企業真實工作環境中的真實項目訓練,是學生技術技能積累的關鍵,即重視了學生適應工作世界的能力培養,又重視構建或參與構建工作世界的能力培養,在其職業能力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通過學校教師與企業資深培訓師輪流執教、學校與企業交替承擔培訓任務的工學結合模式,推動職業院校主動參與企業技術創新,促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的應用,促進勞動者素質與技術創新同步提高。以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程實例為主要內容,促進雙師培養,體現應用性和職業性。
3課程改革實踐成果
技術與技能,是人類實踐的結晶,技術技能積累是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必然選擇。在數控機床維修裝調工的人才培養上,針對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職業特點,根據職業崗位的工作要求,對數控機床裝調維修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深化教學改革,強調新技術的融入及真實項目載體的選擇,注重操作技巧的生成,提高解決綜合問題的能力,加強了學生的技術技能積累與創新。
參考文獻:
[1]夏燕蘭.高職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研究[J].職教論壇,2010,6:46-47.
[2]馬振華.技能積累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模式[J].工業技術經濟,2009,8:73-76.
[3]華玲芳.淺談數控維修專業人才的培養[J].教育研究,2009,11:68-69.
作者:王曉霞 梁國勇 閻嘉琪 單位:天津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推薦期刊:《現代制造工程》(月刊)創刊于1979年,美好北京機械工程學會主辦,創刊宗旨為機械制造工藝綜合性刊物。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