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游業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推動國家的經濟的發展。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們地球也面臨了比較嚴峻的生態危機,因此低碳旅游經濟是一種發展趨。在開發旅游的過程中注重低碳,讓旅游業形成健康的消費模式是很重要的,這也是很多旅游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本文主要分析了低碳旅游經濟的含義和低碳旅游業發展的意義,從而提出一些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策略。
關鍵詞:旅游業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策略;意義
1.低碳經濟與低碳旅游業概述
氣候問題是關系到我們全球的問題,低碳經濟是解決我們全球氣候問題的的重要舉措,也是作為一種新的發展趨勢和模式,低碳經濟和經濟發展是有些矛盾的,在其中尋找一個平衡的點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值得研究的。在這個背景下,中國的旅游業也發展得越來越好,發展低碳的經濟旅游業也是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意義了。
旅游業的不斷發展給我們帶了經濟效益,旅游業的發展也給我們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在聯合國的號召下,低碳旅游業變得尤其重要,它是一種改變全國氣候的一個重要舉措,因此發展低碳旅游業是很有必要的。低碳經濟旅游有宏觀的和微觀的,實質上是發展比較少損耗能源的,并且排放污染較少的旅游。在發展旅游時要做好規劃,知道能源的來源和如何合理利用資源和引導消費者。再按照規劃合理的使用低排放的設備和通過各種策略降低排放量,做到保護自然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后期則要做好各項績效評估,及時的總計和改進,正確的處理好各種關系,最好低碳旅游經濟,協調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
2.實施低碳旅游的必要性與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低碳經濟與應用模式仍然是其中的短板,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第一個問題就是生態文明意識不強,從改革開放開始,我國注重的是經濟建設,經濟水平發展迅速,但是這種開發模式過于粗放,有著很大的弊端,其中包括了無計劃開采各種資源,環保意識缺乏,沒有合理規劃利用資源且缺乏資源分配,使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旅游產業的前景也隨著自然景區的不合理開發逐漸慘淡,人為的制造景區對大自然本身的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這對我們來說是難以彌補的損失。第二個問題是對資源的理論研究的略有不足,沒有探討出一個不影響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資源的發展模式。它的難點在于不同的地方的發展模式是各不相同的,造成模式不同的原因源于地理位置、氣候條件以及人文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差別,在旅游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時,各個地方沒有結合自身條件優勢,盲目的借鑒成功地區,沒有經過研究自身是否符合這一模式就把成功的案例照搬過來,造成了景區千篇一律,缺乏創意。景區缺乏獨特景觀的魅力,景觀對游客的吸引力也逐漸下降,旅游產業也日漸慘淡。
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是大勢所趨,旅游產業想要持續發展,那就必須要合理利用生態環境,旅游業應當發揮自身條件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它也和我國經濟、社會和生態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由于當下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環境治理難度也越來越高,黨和國家非常看重低碳旅游產業,為此制定了相關的規章制度來促進低碳經濟的發展。
低碳經濟發展旅游業的策略和途徑
3.1規劃生態旅游的紅線,加強處理力度,把控好法規政策
政府是低碳經濟旅游業的直觀調控倡導者和管理者,需要嚴格著手規劃低碳環保的政策制度,在立足生態之下規劃好新時代旅游產業的生態紅線,必須注重低碳旅游政策法規的策劃與其意義所在,根據當地現階段的生態環境區域來計量它的承受能力,并考慮與其多方面的因素,經濟發展需求等,實行合理規劃并且進行評定,必要條件之下可以制定相對應的生態文明法規,增強宏觀調控能力,嚴懲違規行為,并引導政府和企業相互協調去管控,防止去盲目追求經濟效益,要確保低碳旅游行業擁有可持續發展戰略性,微調低碳旅游經濟發展的布局,促使低碳經濟旅游能夠合理轉型為下一階段的經理類型,給予低碳經濟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保證生態問題減少,環境管理有保證,判定懲罰有理有據。
3.2構造合理有序的旅游產業布局
對于發展模式中只進行表面的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使其失去原有的魅力與吸引力等各種問題。新生低碳旅游產業需要再次開展布局的結構調整,去充分使用本地的自然資源各種環境人文的優勢,再利用好歷史風俗習慣等去重新規劃,再使用多利少害,因地制宜,低碳保護生態文明的政策前提下去利用好當地風格文化融合進當地的自然風景,戰略性地從高處把低碳旅游產業的進程進行掌握,培養新興旅游產業,著重構造科學低碳的可持續發展布局,充分實行各方面與其個方位的經營范疇,注重旅游產業的結構層次規劃,保證在高端,中端,低端三個方面的旅游服務行業有序發展,促使海,陸,山的各種特色都能夠充分展示它們的魅力,增強海內外的景點區域聯系,把新時期的低碳旅游產業蛻變成一體化的新型特色產業。把新型的低碳經濟旅游產業作為中心發展點,把周邊單獨的旅游業連接成聯動性的經濟旅游產業體系,促使其他的經濟產業也能夠在別的低碳經濟旅游產業協助下快速發展旅游業。
3.3做好低碳旅游的宣傳,提高人們的生態文明素質
低碳經濟的理念是一種精神的理念,當人們有了這個意識就可以更好的遵循相應的政策,這樣低碳經濟就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政府及相關人員適當的運用現代媒體等方式多加宣傳,低碳經濟旅游的相關理念,并且教育和引導好游客明白低碳旅游業的重要性,讓他們的環保意識得到比較好的提高,讓低碳旅游方式得到人們的歡迎和支持,并且以身作則的去實行,這樣在無形中就可以形成良好的風氣,可以很好的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整體的經濟水平的提高還需要個體的努力,需要每個人去踐行,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輿論導向是比較好的制約人們的行動力的方式,所以說在低碳旅游業中,個人才是推動低碳經濟旅游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因此培養個人的自制力和內在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每個人都行動起來,養成正確的旅游消費價值觀。
3.4做好旅游景點工作人員培訓
低碳環保的意識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形成的,需要經過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所以相關的旅游景點要做好宣傳,還要培訓好員工,讓員工內容形成一種文化意識,從而在工作中能夠時刻踐行這種意識,并將這種意識轉化為行動,從而促進低碳旅游的發展。對員工的培訓應該包含以下的內容,第一:要改變員工對低碳環保的態度,因為一個人的態度能夠從一個人的行為中表現出來,只有員工從內心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才會以身作則的影響周邊的人,首先影響的是自己的朋友家人和工作中接觸到的游客。只有認識到重要性了才會一直堅持踐行環保理念,而不是說說而已。第二:對員工進行培訓,讓他們知道基礎的環保知識,這些知識都是他們做好工作的基礎。第三:需要向員工傳授一些相關的專業技能,例如在工作或者其他地方如何做好減排等等。
總結:低碳經濟旅游業發展是很重要的,但是在實際的發展中,并不是隨便發幾個策略隨便宣傳一下就可以做好的,需要長久的努力。新的發展形式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深入人心的,還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淀。再加上還需要通過不斷的改進和調整才能夠不斷的完善相關的政策和法律。只有不斷的實踐不斷的改進一些法律政策,并且通過輿論引導等方式,才能夠更好的促進增進旅游業和經濟發展、低碳經濟相結合,從而實現低碳旅游經濟的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向媛秀. 低碳經濟視角下旅游業發展對策探析[J]. 科技創新與生產力, 2020, 000(005):41-43.
[2]周曉東. 低碳經濟背景下中國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 消費導刊, 2018, 000(012):151.
[3]張繼方. 低碳經濟背景下中國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18, 000(009):183-184.
作者簡介:魯曉棟男1979.10.26漢,紹興,中學一級,大學本科,紹興市職業教育中心,312000,研究方向:班主任管理和旅游方向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