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可以是多方面的,本文就深基坑支護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對深基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幾方面內容作了介紹,提出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議,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建筑工程,深基坑支護,安全施工
一、 深基坑支護安全問題的原因分析
1. 施工技術方面分析
深基坑支護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在施工中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施工中發現的地質情況與原設計不符或相差較大,仍按原設計施工;又如噴錨網支護施工遇流砂、軟土層,因其自穩性極差,一旦開挖即刻坍塌,而又未能采取新的有效措施。地質條件的復雜性使工程施工未能達到設計要求,而監測等施工動態反饋信息有誤或反饋不及時,施工中盲目遵循原設計方案,開挖過程沒有定期或根本沒有對基坑的沉降量和位移量進行觀測或未對所測資料及時分析、研究。深基坑支護施工千變萬化,未能充分考慮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突發因素,并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如基坑開挖過程中,對周邊可能施加的動荷載考慮不足。
由于地下水處理不當,導致深基坑工程的事故屢見不鮮。地下水位降低了,對基坑支護有利,但對周邊環境不利。如不采取降水措施,對保護周邊環境有利,卻對基坑支護不利,這種矛盾性,使地下水處理有一定難度。處理不當,易引發工程事故。在深基坑支護工程中,開挖和支護是密切相關的,由于兩者缺乏協調,容易誘發工程事故的發生。基坑圍護屬臨時性支護,由于維護不當可誘發事故發生。
2. 施工管理中質量監控方面分析
由于現場環境的復雜性,給施工作業帶來諸多不便,因為管理人員思想不夠重視,缺乏有效的質量監控體系,影響施工質量,造成工程事故。有些施工單位為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盲目加快施工進度,忽視了質量為本的方針,使施工質量達不到設計要求。另外,由于施工安全教育不到位,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管理松散,也易出現人員傷亡事故。
二、深基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內容
1.在技術方面應做的工作
(1) 組成從項目經理到施工班組長的技術交底班子。充分認識深基坑支護設計與施工所要達到的目的和作用,并讓每位參與者都熟悉施工的每一個環節,嚴格執行有關規范,起到監督和管理的作用,確保施工技術方案的實施。
(2) 按圖施工,動態監控。深基坑支護工程主要以擋土、防水等為主要目的,而設計的單一或復合擋土支護結構,有理論依據和可行性,必須尊重設計、按圖施工,但施工中的不確定因素及設計所依據的資料有可能與實際情況不一致,這就要求在施工中必須依據實際的情況,相應作出一些調整,達到規范要求。
2. 施工質量與施工組織
圍護結構的施工質量及土方開挖的合理組織也是開挖成敗的關鍵之一。良好的施工質量和合理的施工組織可以彌補設計上的某些不足,反之,低劣的施工質量和錯誤的施工組織會使合理的設計付諸東流,在這方面有著許多深刻的教訓。除施工質量外,施工組織也不可忽視,開挖土方應嚴格按施組程序進行開挖,在開挖過程中應嚴格按“先撐后挖”的原則。工程實踐證明,開挖順序不同,支護結構的位移也不同,不合理的施工順序會大大增加支護樁墻的位移,甚至出現險情。
此外,施工前要充分估計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當出現險情時,準備可供選擇的應急措施,以免險情出現時,措手不及,延誤搶險時機,導致工程失敗,造成嚴重損失。
3. 施工監測與信息化施工
支護結構設計成功與否,要通過施工實踐來檢驗,而施工過程中支護結構的受力與變形狀態要通過監測手段來了解。可以說,監測工作是支護結構安危狀態的眼睛。它的重要性已為多數的設計、施工及建設單位所認識。因而切實認真的進行施工監測工作,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確保施工安全。但也有些單位對此重視不夠,認為監測工作可有可無,不愿過多投入資金,馬虎應付。有些監測單位素質不高,玩忽職守,不按時觀測,不能提供準確的信息,以致在支護結構處于危險狀態時還未能提供預報,造成事故。一些深基坑支護工程發生坍塌事故,除施工質量的原因外,監測單位未能及時提出預警,以致延誤搶險的時機,也是事故及發生的重要原因。
施工監測工作的有無及好壞,不單是影響到基坑自身的安全,更重要的是它還影響到基坑周圍環境的安全。有時支護結構的位移并未引起支護的失穩,但卻引起周圍建筑的不均勻沉降、裂縫及傾斜等,這些都需要由監測結果來判斷與證實。施工監測的意義還不止于此,監測結果作為一種信息反饋還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它可以對設計結果進行檢驗,以致修改設計方案,施工前期的信息反饋可作為修改后期支撐方案的依據。例如,當前期開挖和第一道支撐后支護結構的位移較小,就可以考慮是否削減下一道支撐的數量以降低造價,反之,當前期開挖中支護結構的位移和內力比預計大得多,則應考慮是否加強下一道支撐以保證安全。這就是動態設計及信息施工,是一種很有發展前途的技術,應積極推廣。
三、 深基坑安全施工管理建議
1.加強深基坑支護方案的管理;深基坑支護的設計方案直接影響到支護工程的成敗,支護方案要遵循安全可靠、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設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熟悉本地的水文地質狀況,調研周圍建筑和環境,基坑支護方案須通過專家論證。工程管理人員在施工之前要認真審閱,熟悉理解掌握方案的要點和參數數據,加強作業人員的交底及培訓,確保設計方案的實施。
2.加強施工組織設計的制定;深基坑的施工組織設計是有效指導施工的重要文件,如果盲目照搬其他施工單位的設計方案。沒有按照具體的工程施工來進行施組設計,或者設計的簡單潦草,也就基本上沒有任何指導意義。因此施工管理部門應根據設計方案編制可行的施工組織,制定好邊坡位移、土質變化、基槽泡水、天氣異常、地下水位變化、人員傷害等各類應急預案,充分做好施工設備及應急物資的準備。監理人員需要對施工單位提交的施組進行認真的審核,并提出修改意見,如果存在問題,應及時督促修改完善,并按照程序的要求進行申報,批準后才允許施工。其中,監理部門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施工平面圖、基坑開挖方式和順序、監測布置和周期、基坑的支護和降水措施等等。
3.加強安全施工管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管理保障體系,確定專職檢查人員,明確安全職責,并簽訂相關的安全責任書。按照安全生產風險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針對項目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對不同等級危險源進行分析、判別、歸納、評估,建立管理流程、完善監控體系。在施工過程中做好工序、材料的檢驗試驗工作,以完善的工藝保證工序的質量,以合格的質量保障安全。加強巡視監測,對監測數據認真分析,當發現異常或監測數據突變時必須找出原因,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四、 結束語
總之,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系統科學,它的對象是生產中的一切人、物、環境的狀態管理與控制,因此是一種動態的管理。深基坑支護工程是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中的難點和重點,它的成敗不僅對工程的造價、質量和工期有著重大的影響,而且更對周圍環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為了使深基坑施工的安全能得以保證,必須細化參建各方安全責任,以確保基坑施工的安全可控。
參考文獻:
[1] 于慎謙;;深基坑開挖與支護的數值分析[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2] 彭社琴;深基坑支護結構與土相互作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09年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